文
飞鱼说史
晋平公主掌晋国时期,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是为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从开始到结束,历经了百余年,可以说是一段并不短暂的历程,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家分晋一般是指智氏灭亡的那个点,因为在此之后,晋国公室已名存实亡,晋国也成为了韩、赵、魏三家的“私有田地”。
晋国六卿的势力范围三家分晋在东周历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点,不仅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正所谓,三晋分,七国立,七国立,战国起。
三家分晋为何是晋国的必然结局?内部卿大夫政权,外部虎视眈眈。
这件事情是由一次偶然催生的,智家的老大智瑶,因狂妄和步步紧逼,致使韩赵魏三家群起而攻之,最终导致智家灭亡,从而使晋国的山头上只留下了韩、赵、魏三只老虎了。
晋国内部卿大夫尾大不掉,晋国公室没有左右这些卿大夫的实力了,被各个卿大夫瓜分权柄的晋国,最终连维持表面上的统治都做不到。
战国时局风云突变,可以说一个诸侯国有所异动,其余诸侯国也会受到牵连,显然,三家分晋如此大的事件,其余诸侯国不会没有任何反应,晋国的分裂,也势必会引起外部诸侯的虎视眈眈。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时其余诸侯为何不趁乱攻晋?其实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认为看好戏就够,出兵就算了。
本篇飞鱼就来说说春秋战国时期当三家分晋的时候,其他各国是什么反应?
最为开心的秦国。
春秋初期,历史上曾出现了秦晋之好,让不少人认为秦晋的关系最铁,晋国面临分裂,秦国该出手帮一下吧,卖卖人情也好,但是秦晋之好只是维持在春秋初期,到了三家分晋时,秦晋的关系早已恶化。
何况秦晋之好本身就是一场政治交易,当两国之间有了利益冲突时,在铁的关系,也只能为利益让步。
晋国君主如果三家分晋时,有人再提秦晋之好,让秦国帮晋国一把,肯定秦国和晋国的人民都会各自吐一口吐沫,嘴里还念叨着,去他的秦晋之好,所以晋国被分,秦国无疑是最高兴的,因为秦国觉得可以报仇了,堵在自家门口的大石头,终于从内部攻破了。
但是后来让秦国没有想到是,晋国这块大石头,即使被分成了三块,自己依然搬不动,其中的一块魏国,就在战国初期让秦国吃尽了苦头,当然这是后话了。
拍手叫好的楚国。
春秋时期,楚庄王曾强大一时,但到了春秋末期,楚庄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而阻挡楚国北上的正是晋国,晋国和楚国也曾因为争夺霸主的宝座而大打出手。
三家分晋时,晋国内部的乱,楚国当然也是知道的,而且巴不得晋国越乱越好,当智家和韩赵魏三家闹得正欢时,一旁拍手叫好的正是楚国。
三家分晋晋国分裂之后,楚国就成为了一方巨无霸,后来山东诸侯的第一合纵攻秦,就是以楚国为盟主的,所以晋国分裂,楚国也成为了得益者,暗中鼓动晋国的卿大夫相互倾轧,楚国也是出力不少的。
只不过楚国出了一个楚怀王,这位主由于太过“耿直”,被秦国接二连三的戏耍,不仅丢了祖辈打下来的优势,而且自己也被骗到了秦国,直至到死。
想要拉兄弟一把的齐国。
春秋向战国过渡时期,有两个相当重要的事件,其中一个我们已经说了,是三家分晋,而另一个就是田氏代齐,这件事其实与三家分晋的性质相同,这件事是指田氏取代了姜氏而正式接管了齐国的政权。
在三家分晋时,齐国姜氏的政权已经出现了不稳,而田氏在齐国也一步步做大,所以三家分晋时,齐国也是暗中给了助力,因为只要晋国公室的政权旁落,田氏成为合法诸侯也就有了先例。
三晋中赵国的奠基人赵鞅此外,齐国最先看好的大权在握的智氏,智氏代晋,这不正是田氏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嘛,只是奈何智瑶不给力,被韩赵魏三家给灭了。
想要进步的燕国。
燕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里,最没存在感的感的国家,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太不好了,和秦国一样,曾被中原诸侯鄙夷,除了在燕昭王和燕王喜时期刷了一笔存在感,其余好似只是打酱油的存在。
晋国分裂时,燕国当然也是拍手叫好,因为在它看来,晋国一分家自然有人比自己还弱小了,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当然在晋国分裂之后,自己也能顺便在晋国捞点便宜,毕竟人人都渴望进步的。
飞鱼说:
晋国分裂时,其实诸侯国都是背后拍手称赞之人,救晋国王室,自然无从谈起,而导致诸侯国这种态度的,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晋国分裂有利于自己的强大,毕竟丛林法则下的春秋战国,强者为尊。
战国战争那么三家分晋时其余诸侯为何不趁乱攻晋?这是因为出兵需要劳民伤财,而且在此时出兵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正在内讧的韩赵魏三家一致对外,这样就与诸侯国所期望的结果大相径庭了。
此外,战国初期诸侯国的争霸一直其实还保留着春秋时期的“遗风”,那就是力求成为霸主,而不是想着灭他人之国,晋国分裂,即使不干预也会导致晋国衰弱,这也是符合其余诸侯国利益的。
其实说白了,晋国的分裂其实也是东周分裂的缩小版,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这种结局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膨胀,诸侯国内的卿大夫,也不例外。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