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人middot据拐杖middo

潮汕话称丈夫为”da2bou1”,男孩为“da2bou1囝”;又“da2bou1囝”合音而为“dao1囝”,俗未知快读合音之理,遂勉强附会,谓男孩养大后要留在家中,因此写稿“兜囝”或“逗囝”。谈话学上称这种局面为“俗词源”,无可非议。

“da2bou1”的本字是“夫君”,在古汉语中是丈夫的泛称,《战国策·赵策》:“太后曰:‘夫君亦怜爱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管子·地数》:“凡食盐之数……夫君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夫君”与“妇人”相对,泛指成年丈夫。也有指男孩的用例,《国语·越语上》:“生夫君,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孔子家语·七十二门生》:“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吾母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齐,母欲请留吾。夫子曰:‘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夫君’,今果真。”没料到哦,孔夫子仍是个看相算命的妙手。

本来,目前平凡话也常说的“丈夫汉,大夫君”的“夫君”与“丈夫”相对而言,互文见义。

也有爽快称为“夫君子”的例子,那是后代了。唐·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吾育夫君子五人,诸孙亦有壮年者。”宋·陆游《陆孺人墓志铭》:“孺人年七十有四,以淳熙十二年一月己丑卒……(有)夫君子三人……女子四人。”清·王韬《淞滨琐语·金玉蟾》:“姬封夫人。生夫君子二,皆早贵。””夫君子”,犹潮汕话言“夫君囝”。又“夫君”今指男性妃耦时潮音文读为ziang6-7hu1,指丈夫时白读为da2-6bou1。丈,查福建闽南音“夫君”有读dang2bou1的,可知其非无由来者,或许是由dang—da,阳韵转阴而来。今厦门话、雷州话、海南话阳韵字均有得到鼻音韵尾而转入阴声韵的局面,“狼犺”一词,潮语就说la5-7ha1或lo5-7ho1。“夫”字文读为hu1(肤),白读为bou1(埠)。潮汕话中,“夫”字读bou1的词尚有“轿夫”等。

《明朝潮州戏文五种》里有丈夫写稿“夫君”的用例。如《荔镜记》中林大鼻唱《无厶歌》:“拙时无厶守孤独,清清凉冷无人相伴。……夫君人无厶,亲像衣服讨无带;诸娘人无婿,正是船无舵。”(厶,潮音bhou2,也写稿“女么”“嬷”,老婆。)尚有对白:

丑:唐明皇是夫君人孜娘人?

旦:唐明皇正是夫君人。

丑:昭君即是夫君人诸娘人?

旦:昭君正是诸娘人。

“夫君人”与“孜娘人/诸娘人”相对,其义自明。

讨饭,潮语用做名词,指乞丐。俗话如“癞哥讨饭唔同业”“癞哥拍做糜,讨饭拍做死”(道理是破罐子破摔)。“讨饭”一词也源于先秦汉语,不过一起头是动宾组织词组。如《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坐行蒲服,讨饭于吴市。”后代连续沿袭。《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讨饭,往太蚤,门未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王布》:“忽一日有梵僧讨饭。”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因流转讨饭至上元县。”后凝聚为一词,再引伸而指要饭的人,成了名词。清·梁章钜《称号录.·讨饭》:“乞丐,闽省呼之为讨饭。”

一日,一旦,有朝一日,如:“一日无钱,你正知惨(一旦没了钱,你才领会甚么叫苦头)。”又指一天,整日,如:“伊一日蚀饱无事经惰定(他一天起早贪黑,就会偷懒)。”《战国策·秦策五》:“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韩非子·五蠡》:“今之县长,一日身故,后代累世絮驾,故旧重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早晚思之。一日渎职,则死及之。”此指一旦,有朝一日例。潮汕话此义的“日”读轻声,调值21。

詈,潮音li3(李3)/loi3(礼3),骂,詈骂。比如:“伊詈到你无滴囝好(他骂得你狗血淋头)。”《战国策·秦策》:“乃使好汉往詈齐王。”《尚书·无逸》:“小人怨汝詈汝。”《楚辞·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世说新语·假谲》:“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唐·王梵志《恶口深乖礼》:“若能不骂詈,即即是伟人。”《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举家》:“二程又听得后来骂詈,好没道理。”骂詈,潮语做“是非”。《广韵》去声寘韵:“詈,是非。”力智切,音义皆与潮汕话投合。

牢,畜猪、牛的圈,如“猪牢”,此词只通用于潮汕部份地域,又有猪寮、猪栏、猪窦等叫法。牢,旷古指养牛马等大畜生的场合,《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是众人都耳熟能详的成语。《说文·牛部》:“牢,间养牛马圈也。”先秦其余图书也实用例,如《诗·高雅·公刘》:“执豕于牢。”《管子·轻重·戊篇》:"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潮汕土话于今保存旷古词义。

据,撑,拄,如:“个老翁据支手杖(谁人老翁拄着手杖)。”《战国策·燕策》一:“凭几据杖。”《说文·手部》:“据,杖持也。”段玉裁注:“谓倚杖而持之也。杖者人所据,则凡所据者皆曰杖。”《广雅·释言》:“据,杖也。”《广韵》去声御韵:“据,依也。”居御切,与“倨踞”同音。

缀,潮音duê3(兑3)。《战国策·秦策》:“缀甲厉兵。”又《礼记·内则》:“衣服绽裂,纫箴请修补。”《广韵》去声祭韵:“缀,连绵。”陟卫切。潮语钉缝钮扣叫做“缀钮”。引伸指黏在一同,如“衰到煲糜还缀锅(连煮粥都煮糊烧焦了,比方不幸透顶)”等。再引伸指跟在背面走,俗话有“缀撩缀挟”(跟在人家背面捞利益)、“缀挨缀嘶”(随着瞎起哄)、“穿白长衫缀行”(原指给没有亲切瓜葛的人送终,可是穿上白长衫随着人家走,比方随俗浮沉)《聊斋志异·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即是此义。

曝,潮音pag8(雹),晒,如“曝日(晒太阳)”“曝衫裤(晒衣服)”等。《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晋·陶潜《自祭文》:“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三:“盛夏曝日而不渴。”曝,古字只做“暴”,《周礼·冬官·考工记》:“昼暴诸日。”《孟子·滕文公上》:“秋阳暴之。”《孟子·告子上》:“一日暴之,旬日寒之。”《广韵》入声屋韵:“暴,日干也;曝,暴俗字;”蒲木切。音义皆合。曝日(晒太阳)即是“曝诸(之于)日”,被日曝的道理。沃(ag4)雨(淋雨)也是云云的构词组织,被雨淋。

1、潮汕人一启齿,说的即是《诗经》

2、少年老成·早眢晏起·傲慢鲜典——潮汕话与《论语》

3、猪铺狗洞·眠起日昼·爇朥咕薰·汰米洗潘——潮汕话与《左传》词语

我家阳台上的飘香藤,从初夏到目前立秋已过,仍是三番五次地迎着旭日盛开。花有点像喇叭花(属旋花科),但不是,它属于夹竹桃科。只种了一棵,仍是盆栽的,只需肥、水够,就花开继续了。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