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晋阳城被水淹3年,百姓易子而食,场面

战国:晋阳城被水淹3年,百姓易子而食,场面难以想象上回说到智瑶向赵无恤索要,赵无恤不想祖业白白送人,于是跑晋阳城避难来了。公元前年,赵无恤去了晋阳但是智瑶也跟着来了,但他绝对不是怀着善意而来的客人。这一次智瑶不是一个人来,他还带了两个跟班小弟,一个是韩家的老大韩康子,另一个就是魏家的老大魏桓子。眼看着这两个小弟就要独闯天下了,智瑶大哥少不得要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让他们看看智大哥是怎么欺负人的。地球人都知道啊,智瑶大哥有一个聪明而漂亮的脑袋,但是我们不知道智瑶大哥有没有用着一个聪明的脑子去想一想,老天给了你智慧,是要你来干什么的呀?答案永远是唯一的:智慧是用来造福的人类的,如果你没这意思,违背了上天的意思,那就不好意思了,你的智慧将被召回,伴随你的生命一起回炉重造。不管怎么说,智瑶到底还是来到了晋阳城,将是他展现自己才华的最好机会,而这里也正是智瑶人生最后的舞台。智瑶很争气,他绝对不会浪费自己可以表演的任何机会。战斗的实力是3比1,按照一般的选择的是强攻,速战速决。但问题是智瑶先生要攻打的是一个在未来有着光辉战绩、傲人历史的城市,也真够他受的。他的攻城武器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先进,智瑶时代也有抛石机,但是力量非常的幼稚,只能算花拳绣腿,外强中干而已。智瑶只能跺着脚咬着牙,驱赶智、魏、韩三家联军,佯攻三个月昼夜激战,依然是没有丝毫的进展。为什么没有进展呢?因为赵家老大已经摆明了,要依靠充足的粮草、坚固的城防要和他打消耗战,所以这样的战术是正确的,但是却打不下来。问题在于他忽略了一点,这个世界上有个东西比城墙更加坚固,那就是民心。可以想象,在当时攻坚战有多么难打。火药这个东西是到了唐朝炼丹的时候倒是发明的,所以智瑶是不可能命令自己的手下挖条地道,直通城墙根炸塌城墙一角,然后大军冲入敌人杀过去。当时更没有机关枪迫击炮,攻城全靠人扛着梯子往上冲,对攻城一方伤亡是相当大。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城外搭一座高台高过城墙,然后在高台上俯攻。不过可惜的是,如果知道晋阳城的城墙有多高的话,那么这个念头就可以直接打消了。智瑶这个急呀,天天站在晋阳城向里面喊话:“小赵啊,兄弟啊,我想死你啦。快出来,咱哥俩喝两盅。不是我想杀你,这是国君的命令,老大说话我不敢不从啊。你把城门打开啊,兄弟有礼物给你送去。”在城墙上,赵无恤听了,笑了:什么礼物?不会又是一口大钟吧!就这样,三个月强攻下来,收效甚微,眼看着伤亡加大。智大哥,不得不改变战术,由强攻改为困守。但是,困守就行了嘛。如果他知道晋阳城里藏了多少粮食,这个念头也可以直接打消了。智瑶那叫一个急呀,实在没办法,成天有事儿没事儿就围着晋阳城转悠,终于有一天来到一座山下,当时正是雨季,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只见泉流万道、滚滚向东,不由自主的无限感慨,也不由自主的喉咙发痒,放声高歌一曲。唱什么东西,估计大家都说不清了。估计就是:小河流水哗啦啦什么的吧。一曲高歌下来,爽很多,毛孔都张开了,几个月来的积郁一扫而去啊。智大哥还是那个聪明绝顶的智大哥,抑郁一扫而光的同时,也灵光一现。任何人在有困难的时候都会灵光一现,聪明的人可以看到灵光,而且可以紧紧把握住。智瑶不用说,那显然就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当中的聪明人,牢牢把握住了。这几天赵无恤的耳根清净了很多,但是心里却充满了疑惑,因为城外的敌人不着急攻城了。晋阳城外好像突然安静了很多,对于一个久经战阵的人来说,是不喜欢这种平静的,非常不喜欢。因为空气很压抑,令人窒息的压抑,平静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更大的波澜。谁知道智瑶这个聪明而又美丽的脑袋又能冒出什么样的馊主意。的确智伯这几天也没有闲着,自从那一天到玄孟山好好的散散心之后,他就开始想,开始研究,最后让他想出了一条计谋。智瑶不愧是名吃肉长大的,没点智商也不敢出来傲物,智瑶想出了水攻。智瑶下令:所有士兵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攻城了,而是修筑堤坝,把晋水拦腰截断,至于做什么用士兵就不用知道了。相对于“攻城”来说,智瑶的手下更喜欢“建筑工程”,这个活儿虽然累点儿,但是没有生命危险,人活这一辈子图个啥,还是平平安安的好。等赵无恤反应过来的时候,智瑶的大堤已经竣工验收了,智大哥一声令下:“开闸,放水!”他的计划就是水淹晋阳。水淹晋阳大水奔腾怒号着,带着死亡的信息直灌晋阳城。这是里程碑式的一件事情,在这之前还没听说过谁用大水灌城,智瑶是这一战术的创始人。晋阳城四周高,中间低,这就是所谓的太原盆地大水汪洋一片聚起来像一个大湖,中间就是像孤岛一样的镜像城,茫茫如一片小舟。刚开始的时候晋阳城因为它独特的设计城墙异常坚固,城中粮食充足,所以老百姓也不太慌,算是能勉强度日。但问题是水没有退呀,晋阳城就在水里足足泡了一年多,根据战国策的说法的是三年。一年多的时间,晋阳城里一片泽国城中水深两丈四尺,老百姓的炉灶里都有无数的青蛙和乌龟了,没办法只能爬上房巢居了。水淹晋阳于是老百姓在房顶支起棚子,灶台也被搬上了房,这就是所谓的悬釜而炊,这里的“悬釜”就是破釜沉舟的釜,意思是把炉架在屋顶挂起来,烧火做饭,那是非常让人困扰,不过这种困扰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已经不需要做饭了,因为米已经吃光了,这时候晋阳城人已经易子而食。随着水越积越多,晋阳城里的老百姓很惊讶的发现自己每一天醒来都更加接近天空了,传说中那里就是天堂的位置,城里虽然有高台,但是赵无恤不会上去住的,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否则失掉民心,晋阳城也就不攻自破了。水越来越多,越升越高,城中的人们越来越靠近蓝天白云,大家都有一个潜意识,“城破是早晚的事。等城破之后,赵老大是肯定当不成老大了,能不能活命还要看智老大的脸色,兴许我们投降了还有活命的机会。”赵无恤为了稳定民心不得不编造一些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史记中著名的霍泰山神保佑的故事。作为一个唯物论者,大家都是不相信这些神话故事,但是在当时这些故事的确为后来的反攻赢得了一些宝贵时间。如果你喜欢超人说历史为你写的战国的故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