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第93章过秦论解析与典故

《过秦论》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古文观止第六卷第5篇《过秦论》

贾谊

贾谊是洛阳人,年少聪慧,文帝时察举为博士,不久他就因为才能出众,“超迁”为太中大夫,完成了从顾问到行政职能单位的转变。之后他协助汉文帝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令,比如命令列侯离开中央到封地去。这必然触犯到权贵的切身利益,故而遭受排挤,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赴任途中他路过湘江,做《吊屈原赋》,长叹: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这就是“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的典故了,因此贾谊又被称为贾长沙。在楚地,贾谊被道家思想所吸引,《鵩鸟赋》就是这段时间所做,“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在老庄思想中寻求精神慰藉。

谪居长沙三年,汉文帝重新征召他入京,贾谊到长安时大概是晚上,当时汉文帝正在一座叫宣室的宫殿内,举行祭祀天地后的受福仪式,心中正思索鬼神之事,听说贾太傅、贾博士回来了。赶紧召见他前来问对,这就是“奉宣室以何年”的典故。问对的内容自然是鬼神之本,“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之后汉文帝让贾谊教导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梁怀王,为梁怀王太傅,做了两个王子的太傅,所以贾谊又被称为贾太傅。这段时间贾谊留下了著名的《治安策》。几年后梁怀王坠马而死,作为老师的贾谊甚为自责,不久也抑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司马迁对贾谊是钦佩而同情的,在《史记》中多次引用了贾谊的文章,并且为其和屈原做了合传,后世也将屈原和贾谊合称为屈贾。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里的选篇是其中的上篇。高中课本里也是选的这篇。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史论,既然是论文自然逻辑鲜明、论述充分。开篇是秦国的崛起史。

“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是动词。“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史论”。

1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雄主。据,依仗。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天险雄关,是当年秦晋搏杀的战场之一,也是秦国东进的门户,据守的锁钥。秦孝公凭借险峻的崤山和函谷关,拥有雍州广袤的土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窥,从函谷关的门缝里悄悄往外观察。周王室是国家正统,你心怀不臣之心,觊觎大宝可不就是窥视吗。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从孝公时,秦国上下就已经将取代周王室作为奋斗的目标了。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商君就是商鞅,当时他辅佐秦孝公,在国内确立法令制度,使人民专心从事耕织,修整战备守城和攻战的器械。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连横。秦孝公时貌似还没有提出明确的连横战略,秦孝公之后,苏秦来游说都被拒绝了。斗,使之斗。对外采用连横的政策使东方诸侯国自相残杀。这个时期的相互攻伐和秦国好像也关系不大。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形容很轻松。西河,黄河以西的地区。这里曾经是秦晋争霸的主战场,三家分晋后,这里属于魏国,不久被秦国侵吞。这是秦国东进战略中的重大胜利,也是秦国迈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2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秦孝公的儿子称王了,是为秦惠文王。杀商鞅的是他,重用张仪的也是他,他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为国君,就是秦武王和秦昭襄王。蒙,受继承。因,遵循、沿袭。秦孝公去世后,这三位继承先君创立的事业,沿袭他们制定的政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西东北,取举割收,四方扩张,获取了丰厚的利益。秦国力量空前壮大。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诸侯会盟谋划削弱秦国。实际上最初合纵的核心力量还是秦国的老冤家三晋,仍是秦晋之争的延续。不同的是,春秋还是争霸,到了战国就变成了你死我活了。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各国不吝惜财宝土地,拿出来招揽天下有能力的士人。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采用合纵策略缔结外交关系,各国相互结为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

约从离衡。

其实东方六国都曾经对秦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都和秦国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现在在四君子的牵头下,大家下决心相约合纵,解除和秦的连横关系。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把东方诸国的力量集结在一起。齐、楚是老牌强国,赵、魏、韩是晋国遗产,宋国这段时期存在感还是挺强的,《宋人及楚人平》后宋国主导了弭兵之会,之后踏实发展国力,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卫国自从被晋文公收拾后就一直很低调,但人才众多,季札曾经说过: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不过此时卫国已经很衰弱了。商鞅、吴起都是卫国人,但都出国发展。中山国比较有意思,它的前身实际就是天天袭扰中原的白狄,位于晋燕之间或者赵燕之间的山区,国中有山,故称中山。国家不大,民风彪悍,战斗力极强。《战国策》里专门为他留下了一卷《中山策》,相当于认可他是战国列强。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