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害人不浅,但只是一个故事,蔺相如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和氏璧本来只是韩非写的一个故事,司马迁一笔将它流传千古。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一直都在怀疑和氏璧在历史上存在的真实性,古代典籍中关于它的记载和描述也是语焉不详,和氏璧从一被发现开始就变得扑朔迷离。最早将和氏璧录入著述中的是韩非,在这里我用的录入而非记载,因为它本身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所谓寓言,就是寓意于言中,也就是以故事来阐明道理。《韩非子》也只是一部论文和散文集,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史书,因此书中所引用的故事也大部分不是史实,带有明显的以事说理性质。所以无白书生认为,和氏璧的故事也未必是真。《韩非子·和氏》开头这样写道: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没有任何史籍明确地指出过这位楚人和氏的真实身份和他的生卒年代,仅从他献璧的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楚厉王至楚文王时期人。而楚人和楚山的概念所指也太过宽泛,这个和氏究竟是楚国何地人,他是如何得此玉璞的呢?有人说他是在一次上山砍柴时偶然而得,也有人说和氏本身就是一个能雕琢玉石的工匠。楚山泛指楚国之山,后被人确指为楚国荆山,原因是荆山上有一处抱玉岩或抱璞岩,相传为和氏得玉璞的地方。但韩非当时肯定是没有确定下来的,因此用楚山来泛指。这种模糊的不确定句式,正符合一个故事的开头模式。这个故事的不真实性首先就在于,如果和氏是一位普通的樵夫,他又能如何能分辨得璞和石的不同?璞的意义指的是蕴藏着玉的石头,虽然蕴藏着玉,但是它的表面和普通石头并没有太大的分别,除非他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又经验丰富的人,否则他很难确认这块璞就是一个真正的宝。这和赌石行业是相同的。其次,如果像人们说的那样,和氏本身就是一位琢玉能手,他也确实认定所得到的就是一块玉璞,那么他为什么不亲自理其璞,在得到玉璧之后再把他献出去呢?这样岂不免了两次断足之刑?或许亦能得到很大的奖赏。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先是把玉璞献之厉王,厉王也不懂啊,就让宫里的懂玉的人看,得到的答案截然俩字:石也。于是厉王觉得受骗,砍掉了他的左脚。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但是他仍坚持在厉王死了之后再一次献给武王,结果仍然是冷冰冰的两个字:石也。武王也觉得受了骗,又砍去了他的右脚。献了两次,被砍去了双脚,和氏也该醒醒了吧?何不把这个惹祸的东西扔了,或是自己留着呢?可是他没有,这可不是一个人做事的正常思维,所以也愈加暴露出了这个故事的不真实性。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和氏失去了双脚,可能无法再去献上玉璞,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之下大哭,一直哭了三日三夜,眼泪都哭尽了,哭得两眼都在流血,还继续哭。文王听说之后,派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痛哭?并说:天下受刖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切?和氏说:我并非是因为被砍去了双脚而哭,我所悲伤的是别人把宝玉当作石头,忠贞之士反而背上欺骗的罪名,所以我在这里悲伤痛哭。使者把事情报告给了文王,楚文王就让人打开玉璞,果然是一块非常珍贵的宝玉。于是以和氏之名,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后来成了楚国的镇国之宝,这个故事到这里似乎已经完了,但疑问却没有结束。一块和氏璧,历经了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三代君王,我们不知道和氏第一次献玉璞是多大年纪,想来也应该是一个成年的汉子,但是从楚厉王到楚文王,这期间的时间跨度至少有五十多年,这还是从楚厉王死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年算起,到公元前年楚文王即位止。这也是一个笼统的算法,因为和氏不可能恰巧在楚厉王死的那一年献玉璞,也不可能正巧在楚文王即位那一年得到和氏璧的验证结果。也就是说,这期间的时间跨度或许还要分别往上下延伸,这样的话,和氏献璧的整个过程恐怕要经历六十年以上。我这样计算时间的目的,是要确定和氏最后一次献璧的年龄至少应该是在八十岁左右。一个被砍去双脚,失去活动能力的人,他能活到这么大年龄吗?在古代这个年龄真的可谓是高寿了,有这个可能吗?抱玉岩况且,虽然荆山一带现在仍有什么抱玉岩的古迹,这也是后世的附会,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事例。而和氏最后说的那句话: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才是韩非写这个故事的真正目的,他是借此讽喻那些不识真伪,不辨忠奸,不明事理,甚至不知好歹的家伙。所以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故事!然而韩非故事里的和氏为什么又成了卞和?这大概是起源于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历史故事类编集《新序》。刘向在编入这个故事的时候,除个别语句之外,他对《韩非子》中的故事情节几乎没有作任何改动,只是在开头的地方把和氏改成了卞和,又在结尾处把楚文王写成了楚共王。由和氏改卞和对故事倒没有什么影响,而把楚文王改成楚共王,则又把这一事件的时间跨度向后延长了一百多年。所以这个故事更加真假难辨了。这也可能是司马迁没有把这一事件写入《史记·楚世家》的主要原因。司马迁虽然没有把卞和献玉璞的事情写入《史记》,却写到了一个与和氏璧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那么,蔺相如完璧归赵真的就是史实吗?那倒未必。年画《完璧归赵》完璧归赵可以说是历史上特别是赵国历史上一次较为著名的外交事件,然而《史记·赵世家》中却没有出现,《秦本记》中也没有提及,其他的史籍,诸如《国语》和《战国策》中也没有记载,这个故事仿佛只是为了蔺相如而写。这种现象在《史记》中不能说是奇怪,却也极为少有。再说,赵国的和氏璧来路不明,起码是司马迁没有交代清楚。和氏璧本是楚国的镇国之宝,经历了将近五百年之后如何辗转到了赵国呢?有一种说法是,楚文王自得了和氏璧之后,把它视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以和氏璧为聘礼,这样和氏璧便到了赵国。这种说法有两点让人疑惑之处,一是和氏璧既为国宝,以此作为聘礼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所谓的楚国向赵国求婚,是发生在哪位国君在位期间的事情。因为无可考查,故而不值得一信。另一种说法是,楚文王得到和氏璧后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四百多年之后,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又过了五十年后,公元前年,赵国人宦者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之后,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把和氏璧弄到了自己手中。这种说法并不见史书记载,虽然合理,但是可信度仍然不大。不管如何吧,和氏璧最后的确是出现在了赵国,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模糊地写道: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手里在之后,也想得到它,但又不能强取,于是派人给赵惠文王送了一封信,说是要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来换取和氏璧,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由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事件中的突出表现,他回到越国之后就被拜为上大夫,而最后的的结果,就是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然而后果却是极为严重的,《史记》记载: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这必然是秦昭襄王恼羞成怒后对赵国的报复,而赵国在完璧归赵事件中看上去是赢了,却也由开始此走向最后的的失败。然而对于和氏璧,至今还没有人见过它的真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