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吗,点上面蓝色文“语文阅刊”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师骄横,府中政事都专断独行,安中无法制止,于是曲意逢迎他,因此药师越发骄横。
靖康初期,谏官弹劾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不纠察郭药师违反朝命,安中被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高宗即位,把他迁到内地道州,不久让他自便。绍兴初年,复任左中大夫。其子王辟章任泉州知州,迎接安中前往,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安中作文章丰润敏拔,尤其擅长四六文体。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命令安中赋百韵诗以记其事。诗写成后,徽宗欣赏赞叹不已,命令大字书写在殿屏上,凡是侍臣都用副本赏赐之。其被看重就像这样。
全国三卷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参考答案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担任)从伯导谓曰(堂伯):“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高低)自当任之于时。(介词结构后置,于(在)时任之)至于超迁,(破格提拔)是所不愿。”(代词,这)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当地人)矫从兄球诣州诉冤。(堂兄)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交付)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管理)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据理力争)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明白)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传染病)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自己)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同“缺”,缺失)王者宫省空矣。”(减少)朝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询问)必反为所责矣。”(被动句,为……所……;省略句,为(之)所责)于是朝议乃定。(固定句式,意同现代汉语,不译)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介词结构后置,以(因为)帝冲幼令;令,名词作动词,下达命令)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旧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不同寻常的违背天命的事)大司马必当固让,(再三辞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重)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探病问候)赐钱三十万(定语后置,三十万钱)以营医药。(治)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把……当作/作为……)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重点实词扩展
1.除
①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②任命官职: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还除通直郎。(《梁书·韦放传》)
③清除,去掉: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战国策·燕策》)
2.幸
①希望: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偏爱、宠爱:而君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帝王到达某地,后也泛指皇族亲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④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臣窃愿陛下幸熟之。(《韩非子·存韩》)
3.计
①商议,谋划: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②考虑,计虑: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管子·中匡》)
③考察,审核: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管子·八观》)
④计策,计谋: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⑤估计,料想: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4.固
①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②安定,稳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③固执,专一: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④鄙陋:鄙人固陋,不知忌讳。(司马相如《上林赋》)
⑤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⑥安守,坚守: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⑦执意,坚决地: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必,一定: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⑨原来,本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⑩当然,仍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王白须。最初任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做朝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不值得计较,应当在合途的时候任职,至于破格提拨,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做了尚书郎。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大赦后处死当地人周矫,于是周矫堂兄周球向扬州府告发。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拘捕谢毅,交付廷尉审理。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没有爵位,不在廷尉职责范围以内,不肯受理,这件事在州里颠过来倒过去。穆帝发出诏令命王彪之收处谢毅。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当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廷尉张释之。当时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任抚军,执掌国政,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他回答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时宜。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的心理了。”于是就听从了他的意见。永和末年,多发传染病。按旧例,朝中大臣之家有传染病,家中传染三人以上的,即使自身无病,百日内也不得进宫。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时疾而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不传染。如果因此就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等到简文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有人说,这件事应该当由大司马来决定。王彪之严肃地说:“国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于是朝廷的议论才平息下来。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温沿袭周公代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命令已经公布,王彪之说:“这些不同寻常的违背天命的事,大司马一定要再三辞让,如果导致政务停顿,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我不敢遵奉命令,谨将诏书密封归还。”于是事情也就没能实行。王彪之被加封为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没有正式任命。病重后,皇帝派黄门侍郎探病问候,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就赠以光禄的官职,谥号是简。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更多资源请加入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
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