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解释:一般来说,鸡蛋孵化二十一天就应孵出小鸡了,可二十一天都不出鸡,说明这个鸡蛋是坏蛋。这是表面的意思,现在用他来形容一个非常坏的人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解释: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源于: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故事: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一天,他听说郭隗善出点子,很有计谋。于是赶紧派人去把郭魄请来,对他说:“你能否替我找到一个有本领的人,帮我强国复仇?”郭魄说:“只要你广泛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要亲自去访问他,那么,天下有本领的人就都会投奔到燕国来。”“那么我去访问哪一个才好呢?”郭隗回答说:“先重用我这个本领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领高强的人看到我这样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您的。”燕昭王立刻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消息一传开,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从魏、齐、赵等国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兴,都委以重任,开关倍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就这样,他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二十八年,终于把燕国治理的国富民强,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拥戴。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解释:八级工已经很熟练了,却还想拜师傅学艺,只是为了在现有的水平上更上层楼源于:《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故事:古代有一年轻人射箭技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准确无误地射穿一片树叶,他颇为自豪,四处卖弄。恰被一卖油老者看到,满脸的不屑一顾,在年轻人面前表演起了自己的绝活,将一铜钱置于油桶上方,舀起一瓢油熟练地将油顺着钱孔倒下来,铜钱却未沾上一滴油。其实,老者的表演是在告诫年轻人,凡事只要多练就会熟能生巧,不能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更强手,学习无止境,奋斗无止境,我们应该将精益求精坚持到底。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解释:形容自己干的事却把自己害了,自讨苦吃源于:有《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五灯会元》故事:一个土财主有两个女婿,大女婿是一个举人,且很有钱;二女婿是个穷苦的庄稼汉,但却很聪明。土财主喜欢大女婿,见人就夸大女婿才学好,又聪明又懂事理;可对二女婿却很瞧不起,总说他是个呆子,什么事理也不懂。一次,土财主过生日,两个女婿都来祝寿,三人同在花园里饮酒。正好园中的桃子快熟了,土财主想显示一下大女婿的才学,借机也想奚落一下二女婿,于是指着桃子说:“桃子为什么尖先红?”大女婿抢着回答说:“尖上的陽光晒得多。”土财主连连赞许。二女婿笑了笑说:“丈人,他说错了,为什么萝卜生在土里,见不着陽光,反而那样红呢?”土财主和大女婿无话可答。土财主又指着一棵花问道:“这棵花为什么比那棵长得肥?”大女婿又抢着回答说“这是因为粪水吃得多。”土财主高兴地说:“有理,有理!”二女婿插嘴说:“不对,更加不对了,丈人您长得这么肥,难道也是粪水吃多了吗?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解释: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源于:《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故事:齐国的君主齐威王很聪明,却很贪玩,不管国家大事。大臣们都很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会灭亡,可是又不敢劝齐威王。一个叫淳于髡的人知道后,想了个办法来劝告齐威王。他说:“一只大鸟住在宫里,不飞也不叫,只会享乐,您猜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很聪明,马上就猜到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他很不服气,说:“这只大鸟,它如果飞的话,就会冲到天上去。”“它如果鸣叫的话,肯定会惊动众人,你等着看吧!”齐威王说。从此以后,齐威王开始努力打理国家大事,把国家打理得很好。周围的国家都不敢欺负齐国,还纷纷跑来和齐国做朋友。“一鸣惊人”就是说如果好好的运用才能,一定会有惊人的作为。
飞机上点灯--高明
解释: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让孩子说话写作更精彩的儿童读物:我的第一本谚语歇后语书(少儿启智悦读版)提高语言的素质课外读物籍淘宝¥16.8¥23.8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