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利益是核心因素,提起坎巨提,绕不开一个国家,这就是巴基斯坦,每一个国家在独立后都面临威胁,巴基斯坦就是这样。首先是和印度,一直打打杀杀,还有苏联是个未知数,不知道下一步要什么动作。
反正打不过,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就要找个大哥,当然美国是首选,所以巴基斯坦最初的合作伙伴是美国。
坎巨提是巴基斯坦相邻的战略要地,是大清的藩属国,和新疆地区相邻,西北连帕米尔高原,向南是兴都库什山,对于克什米尔来说是个重要门户。
坎巨提因为非常弱小,位置又重要,很多国家觊觎已久,为了生存一直是大清的保护下存在,多次要求纳入中国版图,每年象征性的纳贡,大清则回赠无数物资,一旦遇到有人威胁,大清还义务帮助打仗。
可是一个历史机遇,让坎巨提这个藩属国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坎巨提地理位置
中巴关系升温的原因
巴基斯坦最初站在美国那一边,因此和中国没什么来往,可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交战时,美国就看人下菜碟了,不仅给印度提供了各项军事援助,还向巴基斯坦发出了警告,这让巴基斯坦很有危机感。
照这样下去,巴基斯坦处境比较危险了,美国靠不住,和苏联关系也不好,关键是宿敌印度和苏联美国打得火热。巴基斯坦很绝望,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巴基斯坦有了新思路。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揭开抗美援朝序幕,让巴基斯坦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以及中国反侵略的决心,于是孤立无援的巴基斯坦希望和中国结盟。
年,巴基斯坦同中国建交,首任大使就是耿飚。为什么选择军人做大使?因为建国之初,干部缺乏,尤其是外交人才,所以当时的干部都是部队出身。部队出身的耿彪是个优秀的军人,对国家地缘战略极其敏感。
耿彪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之后,耿彪做了一系列温暖的事,为中巴友谊打下良好基础。
年,巴基斯坦发生自然灾害,全国陷入粮食危机,巴基斯坦政府想尽一切办法,于事无补,近乎绝望,情况非常危急。从战争走过来的耿飚感同身受,立即向中央进行汇报,并且提议对巴基斯坦进行粮食援助。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几场战争,百废待兴,是非常困难的时刻,大部分人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俗称“瓜菜半年粮”。
巴方非常清楚我国的情况,即使这样的条件,我国中央仍然同意了耿飚的提议,向巴基斯坦无偿捐赠了吨大米,又用几乎白送的价格,又给了吨,而且没有任何条件。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雪中送炭非常感激,可以说中华文化赢得了巴基斯坦的心。
耿彪(右)
类似的例子很多,作为巴基斯坦大使的耿彪深度了解巴基斯坦,也向巴基斯坦坦诚地展示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巴基斯坦人非常清楚中国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帮助自己的,今天的两国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耿飚的军人素质发挥了优势,他纵横捭阖,深度研究国际形势,做了大量案头工作,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献浩如烟海,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的如《战国策》,《史记》,早就有经典案例。
耿飚把中华智慧应用得炉火纯青,在耿飚的努力下,中巴两国之间的合作全面展开,几乎不分领域,逐渐建立起了陆空交通,这也给后期中巴之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条件,给两国的进一步联系打下了基础。
耿彪
审时度势,收回喀喇昆仑走廊进度缓慢
再好的关系,也不能回避边界问题,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有个问题悬而未决,这就是喀喇昆仑走廊的归属问题。
喀喇昆仑走廊总面积平方公里,这一地区西临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南临印度控制的锡亚琴冰川,喀喇昆仑走廊还是我国阿克赛钦的重要地理屏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这么重要的地方,巴基斯坦当然也不愿放手。
喀喇昆仑走廊是我国阿克赛钦的大门,而阿克赛钦又是我国抵御印度的关键之地。但是在英国殖民者的干涉下,强行归到了英属印度。但那是殖民地时期英国人自说自话定的,大清都不承认,新中国更不会承认。
喀喇昆仑地区
耿飚知道中巴边界的“喀喇昆仑走廊”,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的固有领土。
耿飚不愧是著名军事专家,他得益于在战争年代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对于一切地理位置,都用军事价值衡量。
耿飚认为这个地方对中国太重要了,一旦获得这块土地,中国的地缘优势一下子就明显提高一个维度,无论是对于苏联,还是阿富汗,甚至印度,都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可是毕竟中国和巴基斯坦刚刚建交,领土问题比较敏感,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能掉以轻心。
喀喇昆仑地区
耿飚多次跟巴基斯坦方面进行交涉,但是即便关系再亲密的两个国家,在涉及到领土问题上总是掣肘太多,巴基斯坦担心国内压力太大,推进非常困难。
耿飚决定从长计议,把拿下这个地方当做一场战役,他看着地图,通过研究巴基斯坦周边的各种势力,以及地形特点发现,从军事角度看,如果印度出兵夺取喀喇昆仑走廊,巴基斯坦很难守住。
喀喇昆仑走廊位于克什米尔境内,对于印巴双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印度来说是通往中亚,包围巴基斯坦,实现“大印度联邦”的重要步骤,没有克什米尔那么印度只能成为“二流的国家”;
而对于巴基斯坦,一旦克什米尔丢失,被印度半包围,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如果喀喇昆仑走廊归属中国,那么强大的中国也会策应巴基斯坦,这个战略意义就重大了。
克什米尔地理位置
耿飚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因为喀喇昆仑走廊的归属问题比较敏感,两国一直在一些细节方面悬而未决。耿飚认为,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找到一个对等的条件。
直到有一天坎巨提进入了他的视线,坎巨提地处帕米尔西南部,坎巨提一直和我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归属,这是国际公认的。
耿飚决定把坎巨提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坎巨提是克什米尔的天然门户,对于巴基斯坦的重要性远超喀喇昆仑走廊。
如果这样考虑:喀喇昆仑走廊归属中国,中国可以把坎巨提让给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地区
而且两国不仅仅是目前的浅层的边界关系,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对国际战略有更深远的规划,巴基斯坦和中国要建立一种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把彼此的战略安全从国际上着眼,不要限于目前的地形特点和国际形势。
思路清晰了,耿飚把这个方案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目标确定后,下面的事就有方向了,经过研究,耿飚认为,两者在战略意义上有很大区别。
从两国的安全考虑,把坎巨提地区划给巴基斯坦,喀喇昆仑走廊划给中国,坎巨提对于巴基斯坦的权重更大,而喀喇昆仑走廊在中国手里才是两国战略价值最大化。理由虽然足够充分,巴基斯坦还是犹豫不决。
耿彪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虽然悬而未决,但并没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和两国交往正常进行。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导致这个事情有了转机:年中印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击败了印度军队,这次胜利让巴基斯坦看到了中国令人惊奇的实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印度的军事力量,大大的缓解了巴基斯坦的压力。
出于安全考虑,巴基斯坦从地缘政治方面进行了重新商议,一致同意耿飚的提议。在耿飚的努力下,坎巨提地区划给了巴基斯坦。
于是在年,中巴两国签署《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巴方同意将喀喇昆仑山走廊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中国;中方则同意将坎巨堤地区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巴控克什米尔。
中印战争
中央的同意的理由
中国政府不仅仅是出于领土完整的考虑,更重要的是,鉴于巴基斯坦的重要地理位置,中国政府是把巴基斯坦当成最亲密的伙伴来看待的,也就是后来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格局,超越地域国度等方面的一个考虑。
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中国和西部国家交往的命门,无论是制衡印度,进入波斯湾,联系伊朗甚至到欧洲,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国一向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对于巴基斯坦的安全中国从更高维度考虑,用中国的智慧一劳永逸地解除巴基斯坦的担心,这方面中国需要无数的担当,这也是中国的大国风范。
如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与日俱增,已经产生一个新词叫“巴铁”,两国政府和人民已经真正做到亲如一家。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友谊始终如一。
参考文献
许建英,陈柱《近代以来坎巨提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