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导向性教学的重心放在

教师深知:月考前后的复习效率较高;月考成绩能让学生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月考是最好的查漏补缺手段;月考更是对意志力的一次磨练。高三生物月考既是对每一个月所复习的生物知识的检验,也是考验学生在高考压力下能否放平心态、轻松应战的一个契机。

近日,我校有序组织了-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就在月考成绩公布的一周里,两位生物老师分别在自己的授课班级中开展了一堂月考成绩分析课。

1课堂观察

课例一——这是一位生物教师的常态月考分析课。环节一:试卷情况分析(用时约5分钟)

1.1试卷结构

分别就本次单科和理综月考试卷,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考试范围、题型、题量、分值分布。

1.2试题特点

(1)考点比较全面,涉及的几乎为高考的高频考点,重难点较突出,题型的呈现方式与考纲要求相符合。

(2)区分度较好,难、中、易题量比例分布合理。

(3)注重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4)试题和答案解析有无科学性错误。

师:一边解说一边指导学生结合课前准备好的月考试卷查看试卷结构,同时领会试题特点。

生:学生结合近日复习内容与教师解说,肯定了本次单科和理综月考试卷,能很好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环节二:7班成绩分析(用时约10分钟)

(1)同层次总成绩情况分析(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生)

(2)同层次各班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

(3)均分及各段人数统计表

(4)试卷整体分析统计表

师:结合多媒体上的Word文件解说各类数据,语言简洁精炼,适时鼓励,重点放在本班排名、最高分(“第一次月考我们班位居同层次第四名,本次考试第二名,可见第二次月考为我们近一个月的复习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第三次,第四次月考”教师引导最高分学生起立亮相,全班哗然!同时用富有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优秀生在下次月考中缩小与一层次和实验班同学的差距。备注:本班单科最高分72分,理综71分;实验班单科最高分86分,实验班理综最高分84分)

生:听到成绩排名那一刻,学生眼神满是欣喜与自我肯定,在最高分得主亮相那一刻,均不约而同的响起掌声。感觉班级的学习劲头十足。

环节三:查缺补漏(用时约25分钟)

师:结合各班各小题平均分得分表格数据,引导学生查找本班与同层次班级的差距。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月考试卷上勾画班级集中存在问题的题型与知识点。明确仍存在问题的知识模块,并提出可行性的补救建议与措施(学生小组探讨得失分的原因,以及部分优秀小组代表与个人进行分析与经验交流)。

环节四:教师总结(用时约5分钟)

教师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全班同学制定了班级下次月考成绩目标与个人成绩目标并要求书写在笔记本上。

2课堂分析

同课异构模式是指同一课程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习惯、授课环境条件等的不同,在课堂进程、结构、师生活动空间、授课方式及其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的课堂模式。接下来,笔者结合以上两节高三月考成绩分析课,从“同课异构”的视角,探讨如何实现高三月考成绩分析课的“高效性”的几点思考。

2.1言语形式的重要性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实际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良药是否一定要苦口?忠言要是能顺耳岂不更好?《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能够接受邹忌的劝谏,邹忌委婉含蓄的说话方式是关键。怎样才能让高三学生在月考成绩分析课中乐学、好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良药不一定就要苦口,忠言顺耳的正面教育更利于学生发展。

切勿使用否定的评语。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厌世、逆反、过分自尊或自卑等复杂的不健康心理。高三学习节奏紧张,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考试频繁是每个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总会面临一些学习心理问题。以上两位资深的高三生物老师的课例中,给我感触颇深的是她们懂得学生心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再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特色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未使用过任何否定性评语。

先表扬后批评会更好。中学生都有被承认和被认同的心理需要,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课例一中教师在环节二进行成绩分析时重点突出优秀生和班级排名进步幅度,旨在肯定与鼓励学生。对于后进生则努力在他身上找出闪光点,帮助树立信心。课堂上经常进行正面说话,作了一些肯定性的评价。这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和价值感,促其在后续的复习中向前进步。

语言形式幽默、生活化、鼓励性强。例如课例一中教师在突破“自由组合的过程”难点时生活化的解说为“一对情侣分手了就分了,两对情侣同时分手了就还有不同种组合方式”之后再强调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笔者以学习者的心态都感觉更易于接受,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听到这样的通俗易懂的解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重难知识点的畏难心理,同时学习过程印象更为深刻,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2.2学做“懒”老师

“懒”教师能培养出勤快学生,就跟“娘懒孩子勤快”一个道理。“懒”教师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懒”教师真的裨益多多,但做个“懒”教委实很难。有道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例中的两位资深高三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的“偷懒”,引发了笔者深刻的思考。她们的“偷懒”是对新课改理念的体悟和运用,是对“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最好实践和探索,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把握的最好体现,是对学情的准确号脉和诊疗。他们能灵活运用智慧和魅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这与肯定与她们随时随地地思考、构思、设想是不可分割的。

精心构思,以生为本。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搭台子、铺路子。课例二中老师就采取学生主持方式进行班级成绩分析,教师在该环节讲的少而精,做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讲的少而精,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该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感悟、发现很多鲜活的知识,明确集体和个人所面临的挑战,建立团结意识、竞争意识。

巧用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两个课例中的两位教师不约而同的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启发学生反思集体和自己的生物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标,建立学习信心。“懒”教师是该环节的组织者、协调者,整个过程赋予的都是鼓励的微笑、赞叹的话语、默默的支持、精彩的点拨,因势利导。“懒”教师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与管理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同时,学生明显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3完善导向性教学过程

导向性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方法,该教学过程要求充分凸显主体性与人文性,积极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宗旨,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日趋深入,人们越发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导向性作用的发挥。

思想意识上,以导向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教师想要在频繁的高三生物月考成绩公布之际,通过月考成绩分析课就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理应贯彻“导向性思维方式引导”,这样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查缺补漏同时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导向性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上。课例二中的教师的各教学环节设计是最直观的体现。由学生自己发现创造知识替代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充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