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刿论战》(《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助记] 本段写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助记] 本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说明军事上要后发制人。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助记] 本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说明作战时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
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进谏的缘起——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助记] 本段陈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助记] 本段陈述齐王纳谏及结果。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