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八齐之一逐句讲解,体会中华文字之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m.39.net/pf/a_a5ven27.html

韵词:溪堤鸡西霓嘶齐啼

岩对岫,涧对溪

岩:峰峦;岫:山洞,或者山谷。

岩和岫都是山字旁。都是和山有关的单字相对。

千字文中便有一句: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名山奇谷,幽深秀丽。

山河美景,气象万千。

涧:夹在山谷间的水沟。

溪:山里的小溪。

涧和溪都是三点水的字,在这儿是指和水有关的字意相对。

唐代诗人王维,便在其诗《鸟鸣涧》中提及。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远岸对危堤

远岸对危堤

远岸宛如一幅宽广无垠的画卷,静静地延伸向天际。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秋兴八首》中深情地描绘过它: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这两句诗,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幅醉人的秋日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而危堤,则宛如一道高耸入云的屏障,守护着湖泊的安宁。在这里,“危”字不仅传达了堤岸的高度,更赋予了它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气质。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宿湖甫山》中曾这样描绘危堤:

“夜泊湖甫山,绿杨护危堤。”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危堤的雄伟。

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

鹤长凫短 

鹤是指仙鹤,凫是指野鸭。

这句说的是,仙鹤的腿长,野鸭的腿短。

原文出自《庄子·骈pián拇》文中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意思是,长的不算是有余,短的不算是不足。鹤和凫,腿的长短,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人为地给它们截短接长,必然会成悲剧。

水雁会戏水的大雁。

山鸡 形似雉zhì,善奔走,不善飞。今名锦鸡。

传说山鸡自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星拱北,月流西

众星围绕北斗转。

旧时,指有德行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论语·为政》一篇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通‘拱’,环卫)之。”

孔子说:“(周君王)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月流西 月亮东升西落,所以称为“月流西”,指月亮向西边移动。

比如《春江花月夜》中: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汉露对汤霓

汉露 指汉代“承露盘”。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作承露盘以承甘露,以为服食之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古书《三辅故事》里记载:“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其实承露盘中承接的仙露,不过是早晚由于温差凝结在盘中的水蒸气。汉武帝就把这些凝结的水珠,当成了长生不老的仙露,希望饮用后可以延年益寿。

汤霓

汤,你的汤指的是夏伤周朝中的商汤朝。

 这个典故来自《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夏桀残暴,商汤王讨伐夏桀王时,天下的百姓都盼望商汤来解救自己。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也就是说人们盼望它,就像大旱时,盼望大雨之后的彩虹一样。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

《尚书武成》记载。

据说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归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刀枪入库,以示天下太平,再也不用打仗了。

桃林,在今天陕西省华阴县一带。

虞阪马长嘶

出自《战国策骥遇伯乐》,

夫骥(千里马)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zhàn胕fū溃,漉lù汁洒地,白汗交流。

中阪(半山腰)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zhù)衣以幂之。

骥于是俛(fǔ)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之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汗水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发出金石相撞一般的响亮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这则寓言,说的是只有遇到知贤重才的人,有才有志之士才能有抒发胸怀的机会。

叔侄去官闻广受

弟兄让国有夷齐

西汉的疏广,自幼好学。

在家教授学业,求学的人从远方投奔到他的门下。

后被朝廷征为博士、太子太傅。

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字公子,也被按贤良的资格举荐担任太子家令。

疏受讲究仪礼,谦恭谨慎,敏捷而且善于辞令。叔侄两人俱受宣帝器重,数获赏赐。

叔侄二人一同担任太子的师傅,满朝都把这看作是荣耀的事。

过了几年之后,疏广对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能不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功成身退才是最实在的做法。

于是他与侄子疏受,共同主动提出辞官回家。

去官,有辞去官职的意思。

后人把“二疏还乡”视为功遂身退的典范。千字文中便有提及: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便是说他们两叔侄身居高位的时候,找到时机就辞官还乡了,难道有谁逼迫他们辞去官职吗?

离群独居,悠闲度日,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难道不是好事吗?

弟兄让国有夷齐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

原文是,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hé往归焉!”

说的是,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

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后二人听说周文王善待老人,便一起投向周国王室。

这两兄弟面对皇位,不争不抢却互相谦让的精神。

后世将夷齐视为道德高尚的典范。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古代春季分三个月,即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所以说“三月春浓”,芍药花期就在季春。芍药开完,也就意味了春天快结束了。

[宋]赵长卿《蝶恋花·暮春》词云:

“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古有“杜鹃伤魂”之典。

神话传说,战国时期,蜀主杜宇,号望帝。

他命令鳖灵开凿巫山治水,鳖灵治水功高,望帝自以德薄,效法尧舜,禅位于鳌灵,帝号“开明”。

望帝遂隐于西山。

后来,鳖灵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望帝痛悔而死,其魂化为鹃鸟,飞进帝都,登枝悲鸣,泪尽继而泣血。

因为望帝姓杜,蜀民故称鹃鸟为“杜鹃”,映山红就是因为染上了杜鹃鸟的啼血,才会开得殷红一片。

所以映山红也叫杜鹃花。

又因杜鹃啼叫之声,犹如催人“布谷”,也被称为“布谷鸟”,世人感念望帝精魄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