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不遗余力

不遗余力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遗:保留。

以下是一个关于不遗余力的故事:

春秋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平原君的食客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平原君认为毛遂无能,不想让他去,可毛遂说自荐说:“听说您养了三千门客,现在国内动荡不安,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带我一同去吧。”平原君见他态度坚决,就让他去了。

到了楚国,楚考烈王接见平原君和毛遂等人。谈论中,毛遂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与楚王唇枪舌剑,大谈合纵抗秦的道理。可是任凭他费尽口舌,楚王也是将信将疑,根本不予理睬。

眼见太阳悄悄地躲到后山去了,平原君实在无法再等下去,他转身对毛遂说道:“看来今日天色已晚,我先进去向楚王说明利害关系,劝说楚王早下决断。”毛遂听了,不屑一顾地说:“你平日待我如奴才,今天我岂能与你一起去干求告之的事呢?”平原君听了也不生气,便独自一人先进宫去。

平原君见到楚王,再次向他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然而楚王还是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愿意与赵国联合起来。

平原君回到国宾馆,见毛遂还未回来,心中暗暗着急。正在这时,毛遂突然闯进屋来。他手提宝剑,满脸杀气地说道:“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讲明。可三寸之舌却做不到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几句话戳到了楚王的痛处。于是他下令摆设酒宴款待平原君与毛遂等人。席间,毛遂再次陈述了利害关系。楚王听后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当即决定与赵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

回到赵国后,平原君深有感慨地说:“毛先生当真不遗余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尽全力去完成,不要有任何保留。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