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出处

喜欢历史书有句号,前汉书有言:

意思是:“读以往的历史发展,可以明白清醒,鉴别以往的过错,知晓未来需要如何发展。”

关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典故有两种说法   [释义]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作的借鉴。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例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奢淫谄慢,鲜不夷戮,~也。”   [故事]   鲍元前年,齐国公因齐即位,称为王,他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刚临政那年,不问国事,饮酒作乐,国家渐衰败,民活困难。   有天,位姓邹名忌的前来叩门,称懂得弹琴,知道威王爱好乐,特来拜见。   威王召他进来,取琴给他。邹忌只是抚摸着琴弦,并不弹奏。威王问:   邹忌放开琴,严肃地说:“懂得琴理,于弹琴,那是乐们的事。”于是邹忌谈了通琴理。威王听得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先既懂得琴理,必定善于演奏,愿先试弹曲听听。”   邹忌   威王为震惊,说:“先弹琴的道理劝说我,我懂得先的意了!”于是将邹忌留下和他谈论国家事。

邹忌劝威王节制饮酒,远离,讲求实际,区别忠奸,爱护民,整顿军备,经营霸王的事业。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威王悦诚服,即拜邹忌为相国。

这个文中的邹忌就是先秦里面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战国时期的贤相很著名政治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文学体裁是记叙文编者是西汉刘向,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公元前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病死。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伯独揽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立即派人传令,让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去攻打赵襄子。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晋阳被智伯围困了整整三年,形势越来越危急。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后来,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伯军队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春秋末期张孟为赵襄子立下过大功,是赵襄子很看重的大臣。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历史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

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功高盖主,是做臣子的大忌,历史上无数的功臣正是由于功高盖主而被杀,张孟谈借鉴历史的教训,急流勇退,避免了被猜忌甚至被杀害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人应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不忘历史,才能够继往开来,开创大局。历史教人明智,借鉴历史成败,能够让我们以前人为借鉴,取得成功,避免败亡。

史书共分为七种类型:(1)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编撰和记述历史;例如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2)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例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记起止,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前后连贯,又不重复。把人物在历史上活动的年代和所起的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叙述,使读者既详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体例,起源于“三礼”。按时间分为贯通历代和断代的;按体例分为典志体和会要体。(5)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例如西汉刘向整理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例如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第一部断代史《汉书》。(7)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