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

北京皮炎主治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7/9238247.html
第一段

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使:派遣使节,前一个“使”为动词问:聘问发:启封岁:指一年的收成恙:疾病,忧患。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就问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年成还好吗?老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说(yue悦):通“悦”,高兴,喜悦。

使考听了不高兴,说:“臣尊奉齐王的命令出使到赵威后您这里,现在您不先问候齐王,却先问年成和老百姓,这岂不是先单贱而后尊贵吗?”

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故:通“胡”,哪里、难道。

赵威后说:“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收成,哪里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里会有国君?难道有舍弃根本而先去问末节的吗?”

第一段

1.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赵威后向齐使提问。

第二层:齐使提出反问,阐发“君贵民轻”的思想。

第三层:赵威后进行反驳,阐发“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本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这段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

围绕“岁、民、君”三者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

3.体现了赵威后的什么政治思想?

体现了赵威后“民本”思想。——以民为本

4.主要内容: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初步阐明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

5.本段结论句是: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注意题干中的提问词句,不同的词句有不同的答法。

6.本文在议论方式上的特点:

本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在赵威后对齐使的连串反驳与诘问中阐明见解。

7.对话的观点包含在怎样的句式中?

包含在排比句和反洁句中。

句式:多从修辞角度考虑。

8.修辞手法:排比、反洁、比喻

9.用“苟无民,何以有君”驳斥“民贵君轻”采用了什么驳论方法?

反驳论点第二段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恙耶?

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

于是继续问齐国使者说:“齐国有一个隐士钟离子还好吗?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他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他给粮食吃,没有粮食的人他也给粮食吃;有衣服的人他给衣服穿,没有衣服的人,他也给衣服穿。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业: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

这是帮助君王抚养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任用他以成就功业呢?

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振:同“振”,救济

叶阳子还好吧?他这个人的为人,同情鳏夫寡妇,怜惜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的人,缺补缺衣少食的人。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息:生息,繁殖

这是帮助君主繁衍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任用他以成就功业呢?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彻:通“撤”,除去环:耳环或臂环瑱:一种玉制的耳饰

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取掉耳环佩饰,到老不嫁,为的是奉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率民:为民表率。孝情:孝敬父母之心胡为:同“何为”,为什么

这是引导百姓行孝的表率,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朝受封呢?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王齐国:(wang旺)统治齐国王:动词,统治,治理子万民:视万民为子女子:意动用法,以……为子,视??为子

这二位贤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位孝女没有入朝受封,如何能治理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官呢?

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候。

臣:作动词,称臣

於陵的子仲还活着吗?他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治理其家事,中间不谋求与诸侯交好。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这是给百姓做出无所作为的表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杀掉他呢?”

第二段

1.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通过三个正面事例,

三位贤人未得到重用表彰来批评齐王未能举贤任能。

从理论角度批评齐王不能举贤任能是忽视治国的根本。

从反面角度批评齐王未能及时为国除害。

2.赵威后批评齐国政治失当

角度:从正面、理论、反面三个角度

依据:以正面事实为依据

3.这段话的结论是哪一句?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呼?

4.论据类型及论据方法

齐王未重用钟离子齐王未重用叶阳子齐王未重用婴儿子

?齐王未能重用贤人

论据类型:现实事实论据。论据方法:归纳法。

齐王未重用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以及没有惩罚子仲,来说明齐王政治失当,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

答题角度:(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论点:齐王政治失当

论据:齐王未重用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以及没有惩罚子仲。

论据——结论的关系。

5.这段文字议论方式的特点:以问话为主,连续发问,一问到底。

6.这段话三个正面事例有何共同着眼点?体现出赵威后怎样的政治思想?

着眼于“民”;体现出赵威后“民本”思想。

7.修辞手法

排比,增强文章的说理气势和感染力,增强文章的文学性。

反洁,增强文章的说理气势,使文章具有不容辩驳的力量。

一、作家作品

名称: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长书》

内容: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行动,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

地位: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

篇目:《战国策》分为12国策、33篇

编订者是西汉的刘向

国别体杂史,历史散文

二、文体知识

1.出处选自《战国策?齐策》

2.文体对话录的驳论文,历史散文。

三、内容要点

中心论点(主旨):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策》全书分12国策,共()篇。

篇目:《战国策》分为12国策、33篇

A.23B.33C.23D.13

2.因“文辞之胜”而被誉为“辩丽横肆”的著作是

《战国策》地位: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

A.《孟子》B.《国语》C.《战国策》D.《庄子》

3.“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中的“问”意为

问:聘问。

A.询问B.质问C.审问D.聘问

4.《战国策》一书突出体现的思想为

内容: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行动,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纵横家思想D.墨家思想

5.《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用“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为例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这种论证方法是

齐王未重用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以及没有惩罚子仲,来说明齐王政治失当,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6.《赵威后问齐使》一文展开议论采用的方法是B

A.比兴B.问答C.反讽D.假设

《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让赵威后在对齐国使者的一连串反驳与诘问中阐明见解。

1.《战国策》的体例是

国别体杂史,历史散文

A.国别体B.编年体C.语录体D.纪传体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

子:意动用法,以……为子,视??为子。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国语》

3.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子:意动用法,以……为子,视??为子。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求国无危,不可得也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4.《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编订者是西汉的刘向

A.李斯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

二、词语解释题

1.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使:派遣使节,前一个“使”为动词。

2.书未发,威后问使者

发:启封。

3.岁亦无恙耶?

恙:疾病,忧患。

4.使者不说。

说(yue悦):通“悦”,高兴,喜悦。

5.苟无岁,何以有民?

岁:指一年的收成。

6.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故:通“胡”,哪里、难道。

7.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衣:前为名词;后为使动用法,给……衣服穿。

8.振困穷,补不足。

振:同“振”,救济。

9.何以至今不业也?

业: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

10.彻其环瑱,至老不嫁

彻:通“撤”,除去。

11.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王:动词,统治,治理。

12.上不臣于王。

臣:作动词,称臣。

三、判断题

1.《战国策》是由东汉刘向整理编订并最终定名的。?编订者是西汉的刘向

2.《赵威后问齐使》通过赵威后与齐国使者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她的民本恩想。?

3.《赵威后问齐使》是一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的文章。?

四、简析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日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论点:齐王政治失当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有几个论据?三个论据: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的行为。

论据属于哪种类别?论据类型:现实事实论据。论据方法:归纳法。

2.这段文字体现了赵威后的什么思想?着眼于“民”;体现出赵威后“民本”思想。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何效果?

排比,增强文章的说理气势和感染力,增强文章的文学性。

反洁,增强文章的说理气势,使文章具有不容辩驳的力量。

4.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齐王未重用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以及没有惩罚子仲,来说明齐王政治失当,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