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们从小就要背诵的文言文,实在让人又爱又恨。有时候它们又美又仙,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吴越王在家书中对王妃说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李太白在一篇序言中说到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都不知让多少人陶醉。还有那句在人们心中最为经典的《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辞平淡得像口语一样,却也令人难以忘怀。但是,要完全读懂古人写的文章,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山居图》局部钱选[元]我们平常阅读时,常常被文言文“绊”住,古文的句式用法、特殊词汇,更是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哪怕是再通俗不过的四大名著,也有明显的文言痕迹,古文底子好的,可以通宵达旦地读三国、叹红楼;底子不好的,只能找“白话版”,读得别扭不说,原著中特有的氛围也没有了。特别是面临考试的广大学子,一边要捧着一本文言文虚词实词大全,反复背诵;一边还要记住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判断这句话是使动用法还是被动用法,一个弄错,文章读不懂,分就丢了。学文言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没有大量的积累,都是枉然”。但是要怎么积累呢?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古文观止》,苦读四书五经?对学生,还有其他古文初学者来说,这个门槛都实在是太高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吃透了一部分古文,就能应对绝大多数文言文了呢?会不会只要读最短小精悍的古文,抓住最精华的部分,就可以了呢?为此,我们邀请了年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方舟,为喜欢文言文、想要读懂文言文的人们,策划了这样一门专讲短小精悍古文的课程:
《常方舟·古文素养必修课——
细读经典篇,解锁高阶读写力》
听过课程中的古文学习方法在掌握词的基础上就可以读懂大部分古文↓↓↓
主讲人简介
古文素养必修课
让古文学习不再难
复旦大学博士常方舟亲授
经典+生活化的“组合型”阅读
11部经典,9大主题
细读经典篇,解锁高阶读写力
词、句、章各个击破,读懂古文不再难
限时8折仅需.2元
(原价元)
收获知人论世的睿智
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一次报名,长期回听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