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当秦国丞相,一张嘴赚来16座城池,

民间有句老话,“少不少,甘罗十二作丞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

这里的甘罗,就是大秦的丞相,12岁被拜为上卿,凭借一张嘴,从赵国手中赚回来16座城池。

但是,少年天才总是像流星一样划过,在历史上,甘罗一出场就是他的巅峰时刻,拜为上卿后,甘罗就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了,史书上再也没有任何他的记载。

至于甘罗的丞相之位,有人较真儿说:“上卿是爵位,不是官位,上卿并不一定就是丞相”。

这个“真儿”较得有理。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嬴政给甘罗的确实只有“上卿”之位。先秦时代,爵位的重要性,是要大于官位的,“上卿”就是人臣中的最高等级了,和丞相是一个级别,可以和大王在一起喝茶聊天谈国事。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爵位,什么是官位,他们只知道皇帝手下最大的官就是“丞相”,而甘罗的故事,主要是在民间流传,时间久了,就传成12岁当丞相了。

瑕不掩瑜,无论是“上卿”还是“丞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12岁的甘罗,到底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就可以秒杀那些胡子一大把的老夫子?

为什么,甘罗就像流星划过一样,神奇的出现,又神秘的消失?

出身“官三代”,12岁就在丞相府当差

甘罗,出生于秦国的一个官宦大世家,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先祖和爷爷。

他的先祖叫“甘龙”,是当年商鞅变法中的最大反对派,是秦国旧贵族势力中的代表人物,秦孝公曾经和商鞅,甘龙,杜锲等人一起讨论变法的可行性,商鞅和甘龙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商鞅说:

至德者不和于众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国,不循其利。

那意思就是说,成大事者,往往是特立独行的,不能人云亦云,如果能够让国家强大,不必遵循什么先例,勇于探索,勇于尝鲜。

甘龙说:

圣人不易民而教,之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那意思就是说,官吏和老百姓们,都已经熟悉了以前的法令,维持不变,可以更好的治理国家。是典型的顽固派和保守派。

最终,是秦孝公一锤定音,支持变法。

他的爷爷,叫“甘茂”,在张仪的引荐下成为秦惠文王手下将领,与魏章一起打下了汉中。

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出走,秦国动乱,蜀地趁机脱离秦国,秦武王派甘茂领兵去平定了川蜀,回来后拜为左丞相。

秦武王嬴荡,为了打通去洛阳的“三川大道”,派甘茂去攻打韩国,在攻下韩国大城市“宜阳”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京都洛阳。到了洛阳后,嬴荡想参观一下传国宝器九鼎,参观参观也就算了,他非说他能举起来,没想到失手了,大鼎活活把他给砸死了。

嬴荡死后,芈月带着儿子回到秦国,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超长待机56年的秦昭襄王。

新王继位后,甘茂遭到了外戚向寿的排挤,不得已逃到了齐国。但是,他的一家老小还在秦国,恰好苏代出使秦国,甘茂就请苏代帮忙,把他老婆孩子给弄到齐国来。

苏代到秦国后,向秦襄王夸了一顿甘茂,秦王后悔了,打算用上卿和丞相的位置换回甘茂,但是,甘茂不愿意回去。齐国这边也是求贤若渴,他们也封甘茂为上卿和丞相,一样的待遇。

最终,甘茂死在了魏国,他的一家人依然生活在秦国。

为了挽回甘茂,秦国对甘茂的家人非常友好,比照丞相的待遇,因此,甘罗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里,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2岁的时候,就在丞相吕不韦的府里当差,任“少庶子”。

良好的家庭出身,优越的教育条件,超高的人生起点,就决定了,甘罗不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做题家”。

天生纵横家,一张嘴赚来16座城池

秦王嬴政三年,他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双方达成友好的外交关系,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燕王喜把自己的儿子“丹”派到秦国当人质。

为了扩大“河间”的地盘,秦国打算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嬴政派张唐到燕国,去商量共同出兵事宜,结果张唐却拒绝出这趟差。

吕不韦亲自到张唐家里,劝他赶紧动身,张唐对吕不韦说:“丞相啊,不是我不愿意去燕国,我是不敢路过赵国呀。我曾经多次领兵攻打赵国,赵国放出了狠话,谁要是能砍了我的头,赏里土地。去燕国,必经过赵国,我不被大卸八块才怪”。

吕不韦说得口干舌燥,张唐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谁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没办法,吕不韦回到了丞相府。

在丞相府里,吕不韦遇到了小甘罗,甘罗说:“丞相,我看你愁眉不展的,是有什么难事儿了吗?”。

吕不韦说:“为了拿下赵国的河间地,我布局了三年,让蔡泽去燕国效力,燕国也派了太子丹过来当人质,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张唐居然拒绝去燕国,要坏了我的大事呀”。

甘罗说:“要不,让我试试去说服他吧”。

吕不韦轻蔑地笑了笑:“去去去,一边玩儿去,我堂堂丞相,亲自去请他,他都不同意,你一个小屁孩能说服他?”。

甘罗说:“丞相不要小看人,大项橐生七岁就能当孔子的老师了,我今年都12岁了,不让我试一试,怎么知道我的本事”。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吕不韦答应了。

甘罗来到张唐家中,一张口就是:“叔呀,你死的好惨呀”。张唐很生气:“小屁孩,瞎说什么,我什么时候死了”。

甘罗说:“老叔,你觉得,你和白起比起来,谁更厉害”,张唐说:“那肯定是白起将军啊,我大秦无人能及”,甘罗说:“那你觉得当今丞相和应侯范雎相比,谁的权势更大”,张唐说:“那当然是当今丞相的权势更大一些”。

甘罗笑笑说:“白起将军,战功无数,就因为拒绝带兵出征,被秦王赐死在杜邮,你的功劳没有白起大,当今丞相的权势又比范雎大,你敢拒绝出使燕国,我看,你的死期也不远了,我只是提前来凭吊一下”。

说完,甘罗的嘴一咧,又来了一句:“老叔呀,你死的好惨呀”。

张唐被甘罗说的害怕了,赶紧伸出手阻止他:“好了,好了,小祖宗,别嚎了,你说的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了,我这就收拾收拾,去燕国”。

望着张唐远去的背影,甘罗转身去了王宫,他要面见秦王。

对于张唐的顾虑,甘罗不是不知道,因此,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唐去送死,说服张唐去燕国,只是第一步棋,他现在要走第二步棋了。

在王宫里,甘罗对嬴政说:“张唐出使燕国,必定会经过赵国,请大王给我马车五乘,我先到赵国去,给张唐打个前站”。嬴政答应了。

赵襄王听说秦国使臣来了,非常热情,主动出城五公里迎接,没想到,他见到的居然是一个小孩子,赵襄王奚落地说:“这秦国是没人可用了吗?怎么派一个小孩过来了”。

甘罗也不生气,对赵襄王说:“大王您不知道呀,在我们秦国,有一个规定,处理大事,就用大人物,处理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就用我这种小孩,你看,处理赵国的事儿,不就派我过来了嘛”。

一句话,把赵王给怼了回去。

赵襄王这才意识到,这个小孩不是一般人,不能小看了,赶紧迎接到城里。双方坐定后,甘罗说:“大王听说了吗?燕国派了人质到秦国,秦国派了张唐出使燕国,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赵襄王说:“愿闻其详”。

甘罗说:“秦燕联手,意图在在于夺取赵国的河间地,赵国腹背受敌,恐怕没有多少胜算呀,不如您主动割河间地五座城池给秦国,然后,您去夺取燕国的城池,秦国保证不出手相救,以强赵对弱燕,那还不是手到擒拿”。

赵襄王一琢磨,这个生意,可以做。

于是,他当场拿出地图,交割五座城池给秦国。秦王下令让张唐返回秦国,然后坐看赵国攻打燕国。

赵王下了血本,就要从燕国身上赚回来,他集结军队,派李牧为大将,攻打燕国,秦国果然袖手旁观,没有出兵帮忙。赵国夺取了燕国的上谷等30座城池,赵襄王也很仗义,拿出11座给秦国。

秦赵两国坐地分赃,只是可怜了燕国,被秦国摆了一道,成了赵国嘴里的肥肉,难怪后来燕太子丹药刺杀秦王,这种窝囊气,谁受得了。

甘罗这一招,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秦国一分钱本钱都不出,只是虚晃一招,制造一种紧张感,就让赵国上了道。凭着一张嘴,甘罗从赵国手里拿到了16座城池。要知道,如果是在战场上拿下城池,秦国要死无数的士兵。

因此,回到秦国后,嬴政就任命甘罗为“上卿”,这一年,甘罗仅仅12岁。

这种“天才级”人物,本来应该继续留在秦国的舞台,继续发光发热,将来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但是很可惜,自从被任命为上卿后,甘罗就消失了。

仿佛他就是来人间走一趟的神仙,指点了一下吕不韦,然后就潇洒地转身而去。

当然,甘罗不会凭空消失,我们说说的“消失”,是指史书上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关于他的人生结局,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民间传说。

从年龄上讲,甘罗只比嬴政小三岁,因此,在甘罗被拜为上卿后,就经常出入王宫,和嬴政成了好朋友。一天,嬴政找甘罗进王宫,嬴政在和王后下棋,一不小心,王后的棋子掉到了地上。

甘罗就赶紧蹲下去给王后捡棋子,这个时候,甘罗看到了王后的美脚,心里怦怦直跳,一时没把持住,伸手摸了一把,王后吓了一跳,大声的尖叫。

在古代,女人的脚,那可不是随便乱摸的,相当于现在的调戏妇女。嬴政很生气,拔剑就把甘罗给杀了。

第二种说法,是《东周列国志》里的说法。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古代小说,里面有很多情节都是冯梦龙自己编的,因为编的惟妙惟肖,很多人都以为是史实,其实对照一下《左传》就会发现,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老冯自己的编的,史书根本没有记载那么详细。

关于甘罗的结局,《史记》、《战国策》中都没有记载,老冯就再次发挥想象,说他是升仙飞天了。

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高才不寿,惜哉!

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我们可以合理的猜测一下。

当时是秦王嬴政三年,秦国的大权还是在吕不韦手中,吕不韦和赵姬联手,牢牢的把嬴政给控制住了,秦国,成了吕不韦的秦国。

甘罗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一旦甘罗留在嬴政身边,随着他和嬴政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成为秦国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对吕不韦来说,是一种威胁。

因此,甘罗就遭到了吕不韦的打击,甚至是陷害。甘罗再牛,毕竟只是一个小孩,在吕不韦这个江湖老手面前,还是嫩了一点。

目前,甘罗墓有两个。

一个是在安徽的颍上县甘罗乡颍河北岸,由明朝的颍上县令何豸立碑而立,后毁于大水,清朝时期安徽巡抚陈彝又重新立碑。

一个是在河南的鄢陵县甘罗村。年这个墓被挖开,发现是“汉墓”,因为墓内积水太多,又重新填上了,在墓前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甘罗庙。

如果鄢陵的甘罗墓真的是“汉墓”的话,那么,大概率这里应该是真正的甘罗墓。

自古以来,少年英雄不少,但是少年丞相只有甘罗一人。

其实,也不是甘罗有多么天才,只是因为他的出身条件,决定了他能够学到一般孩子学不到的知识,他的眼界,能看到一般孩子看不到的东西。天天在丞相府里混的人,耳濡目染,水平怎么也不会低了。

出身决定了眼界,眼界决定了高度,你一辈子奋斗的终点,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甘罗,也不过是古代版的“思聪”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