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是同出一源的三个相邻的王朝

中国历史的第一阶段就是先秦史。

先秦史包括夏、商、周三代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战国时期。

公元前年,周朝才有了确切的纪年。这一年爆发了一件大事,周厉王被国人赶走,贵族周公和召公被国人推为执政,号称共和元年。这与古罗马帝国早期的双执政治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中国仅此一例,维持的时间很短,对后世的影响不大。而古罗马则维持了较长时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对先秦史作了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是我们探知先秦史真相的入门教程。

先秦时期时代久远,记录当时历史的古籍几乎荡然无存,全凭一代代学人薪火相传,保留了一部分精华,传之后世。

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把这些精华整理成书,广为传播,所以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圣人。

孔子生于公元前年,离共和元年也有年之久。

经孔子整理的古籍有《尚书》、《诗经》、《春秋》等。

与孔子同时及之后的学人(包括知名的或不知名的)也传留了一部分古籍精华。

《逸周书》、《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国语》、《战国策》、《仪礼》、《周礼》、《礼记》、《山海经》、《穆天子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兵法》、《管子》、《商君书》、《吕氏春秋》等先秦古籍相继问世。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思想、文化活跃繁荣时期,也是战火连绵时期。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之举,上述古籍大多在劫难逃,多有散失毁掉,成了残篇断简。

故这些古籍保留原汁原味的地方不会太多。虽经后代学者不但加工整理,难免掺杂了后人的思想和观念,但是其精华应大致保留了下来并有所发展。在汉晋时期,这些古籍基本上已有定本。成为后世学人继承的基础家底。

司马迁正是在这些古籍基础之上,写下传世名著《史记》。其可信度应是很高的。

近世考古学兴起,其研究成果大多证实了司马迁记叙的正确性。

夏、商、周的传承应是正确无疑了。

孔子生在周朝,对周期的历史不会太陌生,作为社会人,对本朝历史评价高一点很正常。他把周朝的开国功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都作为圣人加以崇拜。

夏朝年,商朝年,周朝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启,是治理洪水大禹的儿子。王国的中心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相传夏、商、周的始祖都是舜手下的大臣。(舜是制定中国官制的第一人)

夏的始祖禹是司空(管土地)。

商的始祖契是司徒(管民政)。

周的始祖弃是稷官(管农业)。

由此可见夏、商、周三个王朝都是由部落联盟长期演变而来的,这三大部落彼此关系密切,地域彼此为邻,由同一个血缘联盟分化而成。

夏朝更像一个部落联盟,夏朝君主充当联盟长的角色。保留了更多原始部落的传统。

从考古中发现,商朝已具有高度文明,精美的青铜器、殷墟的甲骨文都是其亮眼的名片。商朝时期的人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商朝离夏朝不远,故其早先的传承和经历较为清晣。

周朝的先人文化素质明显不如商朝的人,长期务农的经历,限制了其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进化。故周人对其先人的早期经历和源渊知之甚少,在表述上漏洞百出、不知所云。

周人的完美逆袭,给后人启示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