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左传》,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作者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它叙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年)。它以春秋为纲,而内容远超出了《春秋》。
《左传》的思想主要倾向于儒家思想,它运用儒家观点,评价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它宣扬了儒家的伦理道德、等级观念,宣扬神权、天命,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帝王将相,归功于上天。
但它比较完整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是研究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它善于叙述战役,描写大规模战争繁简得当,同时又注重细节描写,从人物语言、行动等方面表现人物的性格。
《左传》中,对于任何一个大的战役,都能把它的来历和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把参加这一战役的主要成员的主张和看法也都叙述出来,而对于战场上两军面对面的交锋并不着力描绘。
这种写法,一可以写出这次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战略思想,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选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年。《左传》以鲁国的纪元编年,故称鲁国为“我”,称鲁国国君只用“公”字。
这篇写的是齐国侵略鲁国的一次战役。鲁国是个小国,齐国是个大国,但由于曹刿正确地注意到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选择了利于反攻的阵地-长勺,掌握了利于开始反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在战略上采用了“敌疲我打”的方针,于敌人辙乱旗靡的时候追击,最后鲁国战胜了齐国。
选二:《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宋公,指宋襄公,公元前年即位。鲁僖公十七年,齐桓公死,秦、晋两个强大的国家还没有出现。宋襄公任用子鱼辅政,国家大治,于是起来争夺霸权。他先后定齐乱,伐滕,围曹,都取得了胜利。他的争霸行为引起了楚国的不满,最后导致了战争。
宋国经济基础薄弱,军事实力并不雄厚,面对强大的楚国,宋襄公不能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战略防御的原则,而沿用对小国作战的那一套,想用所谓的堂堂之阵,德威并用的办法。
结果是一再失去进攻的有利时机,最后一败涂地。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批判了宋襄公的“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文中的大司马指子鱼,是主管全国军政的官。子鱼,名目夷,是宋襄公的庶兄。
“天之弃商久矣!”中的“弃商”就是指弃宋。宋是商朝的后代。天抛弃宋很久了,你准备复兴它,这违反天意。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中,“重伤”指使受伤的人再受伤,“二毛”指头发花白的人。
宋襄公坚持自己的“仁义道德”,一再贻误战机。
子鱼认为:强大的敌人厄于险隘不能成阵,是天助以取胜机会。这些人,不管是不是老者,都是敌人啊。若怜惜重伤号,那就等于说打仗不要去杀伤敌人,若怜惜那些头发花白的敌军,就等于被他们所制服。三军要凭借有利的形势和有利的时机而行动,见到敌人不整而击鼓进攻!
宋襄公的迂腐荒谬,使得战争一败涂地,他也被“国人皆咎”。
选三:《烛之武退秦师》
九年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本篇选自《左传》鲁僖公三十年。第一段点出晋、秦为何围郑。晋文公重耳出亡时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且郑对晋怀有二心而亲近于楚。晋文公深为不满。
郑国危矣。
烛之武被举荐去见秦穆公,希望能劝退秦军。
“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地盘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晋国的实力雄厚了,但你们秦国本身的力量就相对地削弱了。
郑在秦东,故称“东道主”。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答应给秦国焦、瑕里两地,但他回国后,马上就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和秦国对立。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国灭郑国之后扩大其东面的国界,必然要扩张它西面的边境。
在说秦退兵中,烛之武先则说之以理,点明“越国以鄙远”,困难重重,难以实现;继则晓之以利,,指出“亡郑”,“陪邻”,不但会失去“共其乏困”的东道主,而且会导致晋国的“欲肆其西封”。
经过烛之武一番分析,秦穆公说,与郑人盟,晋由此亦去郑而还。
这篇借秦晋联盟围郑,写烛之武紧紧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分析两国各自的利弊,说理透彻,说服力强,因而打动了秦穆公,拆散了秦晋联盟,致使秦穆公不仅去郑,而且戍郑,从而挽救了郑国的危亡,使得人民免遭战争的灾害。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分国记事的著作,作者不详,经西汉刘向校订,除去重复,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排列,编成十三卷,并定名为《战国策》。
该书主要记叙“春秋之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尽管记事多夸张、渲染,与史实不尽相符,但其中保存有当时许多重要史料,是后人研究历史特别是战国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书中较多的是记叙谋臣策士的政治活动和游说言辞,“战国时候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言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这些人奔走于各国之间,纵横捭阖,到处钻营,为统治者服务,从而获得个人的功名富贵。
《战国策》以“记言”为主,长于论事说理,举出浅显易懂的实例,运用生动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长于辩论,文风泼辣。
选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齐国人,曾为齐相。本篇选自《战国策.齐策》,意在说明:有权势的人应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它用巧妙的比喻,使齐王从邹忌不因他人奉承而受蒙蔽一事中受到启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懂得君主易于受蒙蔽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因而广开言路,接受各方面的意见,作为施政的依据。
在混乱的战国时代,要求修明政治,广开言路,是进步的思想。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美化了齐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歪曲了历史。
对于全文而言,比喻精巧,措辞委婉,情节生动,语言精炼。
选二:《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身,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后,孝成王的母亲。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继位,年少,故由赵太后执政。
长安君,赵太后最小的儿子的封号。当时诸侯间结盟,常把自己的子弟交给对方做抵押,以取得信任。
左师,官名。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出兵的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赵太后不肯。
左师触龙面见太后,先聊了一些家常话,太后之色稍解。紧接着,触龙提出希望趁自己没死之前把儿子的事情托付给太后。太后感慨: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又说:你爱你嫁给燕国为后的女儿更甚爱长安君啊!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会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你惦念着自己的女儿,每次祭祀都要祷告神灵,一定不要让她被赶回国(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只有被废或亡国,才能回到自己父母身边)。这难道不是为她作长远的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吗?
太后赞同。
触龙说:从孝成王以前三代赵肃侯,上推到赵氏开始建立赵国时,他们的继承人现在还有继续为侯的吗?没有。
不仅是赵国,其他国家亦如此。并不是因为这些子孙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地位高却没有功勋,俸禄厚而没有劳绩。现在不让长安君去为国立功,等到赵太后去世,他失去靠山,又凭什么在赵国立脚呢?
赵太后说:长安君任凭触龙支使。
于是,长安君质于齐,齐兵乃出。
赵国的贤士感概:这些王孙尚且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何况普通人家的子孙呢?
本篇以长安君入齐为质为中心,写触龙用委婉曲折、由侧面到反面,层层比较,逐步深入等方式,启发赵太后为儿子作长久之计:使儿子有功于国,“质于齐”正是立功的实际行动,不要让儿子“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
文章结尾引用子义的话点明主题。
整篇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艺术性很强。它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简练生动的语言运用,刻画出两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选三:《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聘问,是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
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的人。钟离子,齐国的处士,钟离是复姓,子为男子的尊称。叶阳子,齐国的处士,叶阳是复姓。北宫,复姓,婴儿子是名字,她是齐国有名的孝女。子仲,齐国的隐士。
本篇写赵太后的政治见解,突出了她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她向齐国使者发问而表白出来。
齐国的使者来聘问,赵威后并不急于去拆阅礼仪式的书信,而是先发出询问。她有意询问齐国收成与百姓的情况,然后才问齐王的情况。如她所预料,齐国使者提出了非难。
她继续询问了齐国境内三士一女的情况,评论了他们的事迹、行为的功过,批评了齐王对这些人的举措失当。
她对齐国的情况了如指掌,评论也确切精当,一切成竹在胸,齐国使者无法再提出什么非难。
这是一次外交实录。在这次会见中,老练的赵太后采用了委婉的外交辞令,通过一系列的询问,适当地穿插一些叙述和评论,婉转地批评了齐王,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全篇用了十六个问句,在写作方法上,独具特色。
ps:码字不易,严禁以个人名义转载于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