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战乱寻求政治联盟等都是列国交换人质

白癜风一个疗程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免于战乱,这是战国时期送交人质较为普遍的目的。据鲍本穰侯传释,魏国背秦与齐从亲,秦使穰侯攻赵、韩、魏于华阳下,且益赵以兵伐齐,则此役也。此时,齐国看到赵与秦结盟伐齐,自知其势不可挡,为避免战争,予赵阳武并以公子顺子为人质。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以求平。”楚国在怀王二十四年曾与秦关系暧昧,约为婚姻。而楚太子在韩、齐、魏共攻楚时为质寻求结成政治军事联盟也是送交人质的目的之一。长安君是赵孝成王的同母弟,为赵太后的幼子。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派不派送人质到齐国,派送什么样的人质到齐国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后经左师触龙力劝赵太后,向其说明利害,太后才应允。“于是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赵国正是寻求齐国的军事援助,与其联盟才能与秦抗衡以解赵国危急。曾有学者对此史实产生怀疑,周聘在《从齐赵关系看<触龙说赵太后>史实之伪》中认为“赵送长安君入质于齐,以乞齐援,解秦攻之事,并不符合齐赵两国当时的实际关系。”楚国曾与秦国在怀王二十四年时关系较好,因为当时秦昭王初即位,与楚约为婚姻。其余三国见楚国弃他们而与秦好,合力伐楚。此时,楚国只好以太子为人质,寻求秦国的军事援助,与之结为军事同盟,齐、韩、魏于是退兵。

也有将人质送交他国与之结为军事同盟而攻伐第三国的情况。《战国策》魏策一云:“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但是这种盟约不大可信,等到楚国攻打齐国时,魏却作壁上观,不救齐国。如下的例子也能证明。魏臣楼梧邀约秦、魏结盟,以魏太子作为人质。但魏臣纷强从中作梗,私言于魏太后,魏王因而也为太子做人质的事犹豫不决,并让太子留在酸枣,不去秦国做人质。楼梧为此而担心,后东周之臣昭衍出于东周的利益去魏国说服魏王。曰:“秦疑于王之约,以太子之留酸枣而不秦。秦王之计曰:魏不与我约,必攻我。我与其处而待之见攻,不如先伐之。’以秦强,折节而不与国,臣恐其害于东周。”可见,战国后期送交人质的可信度己达到如此尴尬的局面。

无论是寻求政治联盟也好,还是共同结成军事联盟也罢,送交人质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自己的利益。战国中前期各国实力差距并不大,任何一国想吞并其余六国都不是那么容易,楚国寻求秦国军事援助,意在使齐、韩、魏退兵,齐、魏联盟,意在合力攻楚。但当自己的利益未受到威胁,送交的人质作用并不太明显,魏背与齐的盟约即是显例。

以扣留人质作为索取疆土的情景在这一时期亦有重要表现。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超越了“诛暴乱,禁不义也”的目的。它表现得更为血腥和赤裸,强国蚕食弱国,兼并弱国已成为最为直接的目的。秦国作为虎狼之国,并没有停止它兼并他国的步伐。秦扣留楚怀王为质索地正是由于楚国处理其与齐、秦关系失当,此不再赘述。又如《史记·赵世家》有载,“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为之谓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春平君者言行信於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

秦为何要扣留春平君呢?其一,秦因此时非常强大,加之秦始皇赢政初即位,加快了剪灭六国的步伐。其二,赵国与秦国接壤,是秦国引军东进的门户。其三,文信侯吕不韦在赵国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深知赵王与春平君的关系,赵国泄钧为他对文信侯说,春平君这个人赵王很喜欢但郎中们却很嫉妒,郎中们正想着把他送到秦国,而你现在所为正中了他们的奸计。于是建议文信侯送回春平君扣留平部,而赵王则会割让许多土地而赎回平都。文信侯于是将计就计答应并送走春平君。史载文信侯曰:“善。因谴之”。《史记》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太子从质秦归”。秦国虽则听从泄钧之言而放归太子,表面上秦国作出了退步,但实际上却得到了赵国的大片疆土,正可谓是名利双收。

同是发生在秦、赵之间的质子换地还有一例,赵惠文王十八年(前年),且为赵国主动换取。“秦攻赵,商、离石、祁拔。赵以公子部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商、离石、祁于赵”秦王同意此项请求,事后赵却违背当初的约定,没有给秦焦、黎、牛狐三城。秦盛怒之下攻赵,魏国救赵,共同挟秦,败秦于阅与。

战国的时代主题就是战争。战争就意味着胜利与失败,吞并与被吞并。如何在残酷的战争中获得生存并取得胜利,如何使自己的统治保持长久是每一个国家密切关心的事情。兵卒的多寡固然重要,但善用谋略才是战争最具决定性的诠释。送交人质往往也是各个国家长远战略利益的一部分。《战国策》秦策五载,(秦)“文信侯欲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秦国使刚成君相燕,而后又使张唐相燕无疑是借夷制夷,让燕国帮助秦国剪灭赵国。赵、燕乃唇齿相依,破赵必使燕孤,灭赵后燕即唾手可得。

又据《战国策》魏策二有载,魏相“惠施为韩、魏交,令太子鸣为质于齐。王欲见之,朱仓谓王曰:何不称病?,臣请说婴子曰,魏王之年长矣,今有疾,公不如归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在楚,楚将内而立之,是齐抱空质而行不义也。”齐、魏结好,魏太子为质于齐这符合齐国的战略,魏国同时还怕楚国在太子为质于齐期间而另立他子,所以又向齐说明缘由,同样符合魏国当时的实际。又如,韩国想要达到与秦国的联合,骗取秦国人质。韩国销宣建议韩王先派公叔到楚国去用三川之地换楚地,同时让公仲对秦王散布谣言说秦王想取三川之地。对此,韩王当然不放心,怎么办呢?于是,公仲让公子襄子到韩国做人质。这样一来可以让韩王放心;二来对秦太子有利,因为襄子在秦国与太子关系一直不和;三来也使韩国达到与秦国联合的最终目的。

《战国策》韩策二有载:“错宣之教韩王取秦,曰:为公叔具车百乘,言之楚,易三。’因公仲谓秦王曰:三川之言曰,秦王必娶我。韩王之心,不可解矣。王何不诚以襄子为质于韩,令韩王知王之不取三川也。’因以出襄子而德太子。”可见,战国战争己超出了春秋时期大国争霸转而成为新兴地主兼并战争。人质在多数时候成为获取利益的筹码,楚怀王、春平君等亦逃脱不掉沦为人质成为秦要挟楚的工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