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战国策目录序

[宋]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①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注释:①二帝三王:二帝指尧、舜,三王指夏禹、商汤与周文王(或周武王)。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疑其不可考者考:考证

B.所以大治治:治理

C.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讳:避而不谈

D.而俗犹莫之寤也寤:醒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道之可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言战之善而蔽其患扣舷而歌之

C.其相率而为之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D.战国之游士则不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得不那么做。而曾巩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曾巩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曾巩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遣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2)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译文:

14.B15.D16.C

17.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18.(1)可以说是被世俗(的见解)迷惑,而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

(2)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句意:所以天下得到安定。“治”,安定。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则”,都是连词,表转折。A.“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代词,代大鹏。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C.“者”,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曾巩认为……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错误,曾巩认为应该“明其说于天下”,从思想上明辨是非,而且它又是史籍著述,所以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只有遵循先王正确的法度,积极适应时代做出改变,虽然法度不同,但是检查不出瑕疵,实行起来也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从句式结构一致的角度来看,“考之无疵”和“用之无弊”结构一致,各自独立,“而”是连词,不能放在句尾,所以放在“考之无疵”的前面;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看,“惟”是动词,宾语是“先王之道”,动宾之后断开;从整体的句式来看,多用四字句,“因时适变”和“为法不同”也都是四字句,且“为法”和“不同”构成主谓结构,所以“变”和“为法”之间断开;“古之圣贤”是偏正结构,做下面句子的主语,与下句中间可以断开。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惑于流俗”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惑”,迷惑;“不笃于自信”,状语后置句,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2)得分点:“所以”,用来……的;“不必”,不一定;“一”,保持一致;“本”,根本;“……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则存疑,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又完整了。

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朝开国之初,明确了政教风化,整治了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得到安定。到后来,盛行阴谋欺骗,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天下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很高明了。但最后却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揣摩当时的君主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才不得不这样说。”可以说是被世俗(的见解)迷惑,而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他们二位却独独宣扬先王的政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遭遇的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二帝、三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法制固然相异,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哪里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他人罢了。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的可信,只是为他们的说法容易迎合国君的心意而欢喜,他们的居心用意,只不过是侥幸谋划权宜之计罢了。所以(他们)讨论欺诈的好处而对弊端避讳不谈,强调战争的好处而不谈论其中的忧患,那些一个接一个这样做的人,都拥有一点小利却不能承受它的大害,个个有所得却抵不上它的损失。最后像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样的谋士因此而丧生;而诸侯和秦国因为施行了他们的政策而遭遇灭国之灾,很明显这是天下的一大祸害,但是俗世仍然没有醒悟过来。只有遵循先王正确的法度,积极适应时代做出改变,虽然法度不同,但是检查不出瑕疵,实行起来也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有人问:“战国游士之说会损害正道,应该废弃禁绝。这本书不销毁也是可以的吗?”回答说:“德才兼备的人禁绝战国游士之说,是通过向天下人解释明白这些理论,使当代世人明白那些说法是不可行的,然后就能禁绝邪说,达到思想划一的目的了;使后世的人都明白战国游士之说是行不通的,然后就能消戒邪说,达到明世的效果;哪里需要把书籍销毁呢?废弃禁绝它,在这件事情上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孟子的书中,有讲到神农的理论,有讲到墨子的理论,都是批判的话语。就这本书而言,上承春秋,下达秦汉之间,二百四五十年之间的行事都记载在上面,万万不可以废弃。”

这本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有的人说三十二篇,《崇文总目》保存的有八篇,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十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