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并非单指四川,北京也享有其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303.html

北京史话

说起“天府之国”,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四川。其实中国历史上有多处称“天府之国”的地方,北京为其中之一。汉代《战国策》已有燕地“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的记载,而《大明一统志》则称“京师古幽蓟之地,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那北京因何被誉为“天府之国”?史籍中还有哪些记载呢?

太液秋风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琼岛春荫

居庸叠翠配图选自清代张若澄绘《燕山八景图册》

成都并非最早的“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之“天府”,本为医学中的经穴名称,是中医经络学说“十四经”之一的“手太阴肺经穴”十一个穴位之一。据《中国百科大观》载:“‘天府’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天即天空,指上而言;府即聚集处。穴在臂之上端,是肺气聚集之处,故名。天府连用,引申为‘天子的府库’。有时,‘天府’也指一种官职,《周礼·春官·天府》曰:‘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后来‘天府’又衍生出”天府之国“”天府之地“,比喻物产极其富饶的地方。

“天府之国”一词用于形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之地,今存文献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秦末汉初谋臣张良在主张定都长安时认为“关中左崤(xiáo)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即以“天府”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之富饶。《史记·苏秦列传》中也有苏秦在游说秦惠王时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北方边塞),此天府也”的记载。

秦代关中地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此后,成都平原、华北平原北部、太原、江淮以南(江南)、闽中、辽河平原等地都曾被称过“天府之国”。其中成都平原声誉最高,这是因为秦代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农业十分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央政府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赞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益州即今天四川、重庆一带,当时也包括滇黔部分地区。到了唐朝,诗人李白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中有“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他把秦国和蜀地做了一个比较,认为关中平原比不上成都平原,从此成都平原就取代了关中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专有美称,其他地区虽有“天府之国”之称,但名气远不及四川。

幽蓟之地形胜甲于天下

北京地区古称燕或蓟,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天府之国”,且史籍中多有记载。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有:“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今山西朔县北)、楼烦(今山西保德、岢岚一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河)、易水,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的记载。即苏秦在离开秦国后,成为燕国的重要谋臣,他为鼓励燕文侯争霸,讲明燕地的地理优势,为“天府者”,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战国策·燕策一》云:燕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大概意思是:燕地有枣树和栗树等,百姓即使不耕作,吃枣子和栗子就可以充饥,由此可见其地域物产之丰富。

北宋文学家范镇是成都人,晚年曾出使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途经辽南京(今北京)时做短暂停留,寻游一方,他认为辽南京与成都一样富饶,遂作《幽州赋》,其中有曰:“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元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受到历代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北京真正被认为“天府之国”,当是在明代。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诏群臣议营建北京……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窃谓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而《大明一统志》则记载:“京师古幽蓟之地,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嘉靖年翰林院编修黄佐《北京赋》则云:燕地“此实天府之国,乃混一之大都会。”

清廷也认为北京是“天府之国”,故迁都于此。乾隆十二年(年)《皇朝文献通考》云:“京师为古燕蓟之域,地势雄厚,沧海环其左,太行峙其右,喜峰、古北诸关口卫其后,据九州之上游,南面而临天下。自古天府之国无过于此。”乾隆三十九年(年)《钦定日下旧闻考》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县)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重关峻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哉!”清初直隶省巡道吴元莱在《畿辅通志》原序中说:“京师故燕冀地,抱卫齐,连晋赵,山海峙其左,居庸扼其右。倚长城为屏障,凭太行为股肱(gōng)。潞水南趋,直沽东下,达济(水)汶(水)以通漕运,所谓金汤千里,天府之国也。故自辽、金、元、明皆都此而莫之易。”

北京因何被誉为“天府之国”

古人将形势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即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而北京恰恰符合这“三大要素”。

其一,北京地形、地势险固,其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之态。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属燕山山脉,延绵数百里,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谓之“北京湾”。其三面山岭沟壑相连,群峰相峙,气势雄伟,而山间多孔道、关隘、断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三面围合,一面敞开”,故史籍中称燕地“山川峙濯,险甲寰区”之势,被誉为“诚万古帝王之都”的“天府”“神京”。

明代永乐年大学士李时勉在《北京赋》中赞曰:北京“右挟太行,左据碣石,背迭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宗恒岳其巍巍,镇医闾而奕奕,冠九洲之形势。实为天府。”

其二,北京土地肥沃,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南北贯穿北京西部,经过万年的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区,成为肥沃的土地,故有“北京小平原”之称。据《北京地质史话》载:北京平原有高位、低位之分,高位平原土壤以褐土、潮褐土、褐潮土为主;低位平原土壤以潮土为主。其中褐潮土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平原南端及冲积平原缓岗地带,土壤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强,属于农业高产土壤。北京平原宽阔而肥沃的土地造就万顷良田,宜于农作物种植与农耕。

北宋宣和五年,即金天辅七年(年),宋朝使臣许亢宗出使金国,至燕山府(今北京),但见燕地“冠于北方,膏腴(yú)蔬蘸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而桑柘麻麦羊豕(shǐ)雉(zhì)兔,不问可知”,由此可见当时北京地区因土地肥沃而物产繁盛。

其三,北京物产丰富,据《北京农业史》载:早在先秦时期,北京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宜种五谷,又有枣、栗之饶。古人称:有千株栗树之产者富比“千户侯”。古代的北京为“池沼广布之水泽之乡”,又多为“白壤”,宜于种植早稻,甲骨文和《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北方种稻的记载,也包括今北京地区在内的幽州。《周礼·职方氏》云:“幽州……谷宜三种(即黍、稷、稻)”。《后汉书·张堪传》称,东汉初年(公元25年),张堪拜为渔阳(今北京东北部)太守时,“乃于狐奴(今顺义一带)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三国时期,魏国征北将军刘靖在北京西部屯田种稻,一年一熟,且逐步推广。隋唐以来,京畿大量种植小麦、水稻、谷子、高粱、豆菽之类。明清时相继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土豆)等。而远在辽金时期北京便有发达的蔬菜和瓜果等交易,金代中都城外已有成片的菜田。到了元代多数菜农“柳暗而始莳瓜”“收霜菜而为菹(zū)”。且有“治蔬千畦,可当万户之禄”的种菜专业大户。蔬菜有数十种,涉及根菜、叶菜、茎菜、花菜、果菜及食用菌等种类。

北京西部、北部山地历史上林木茂密,野生物种资源丰富,鸟兽种类繁多,数量可观,成为人类早期的生活资源。而历史上北京“河道密如织网、湖沼星罗棋布”,河湖之中多鱼虾,“久捕而不绝,鱼肥虾壮色鲜可餐”。

(原标题:幽蓟之地天府之国)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户力平

流程编辑:TF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