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劝谏秦始皇迎回赵姬,全部宣布失败,

北京雀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29858.html

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

这就是秦始皇将赵姬囚禁在雍城后,对手下臣子们所说的话。此前赵姬和嫪毐私通,还生下了俩儿子。事发之后,秦始皇宰了嫪毐,还摔死了这两个孩子。

从此赵姬和秦始皇,成为了形同陌路的两个人。可是大家都觉得秦始皇这件事做得太残忍了,尤其是对母亲不孝,所以臣子们纷纷劝谏。

秦始皇说了这句话以后,依旧还是有不少人劝谏,结果秦始皇一口气就杀了27人。这手段简直让人骇然。本以为无人敢来了,这个时候有人冒死再次劝谏,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一、普遍认为,这个人就是茅焦。

在《史记》当中,第28个劝谏秦始皇的人,是齐国人茅焦。茅焦是齐国人,但是在秦国讨生活。得知27人被杀后,茅焦还是敢于劝谏,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茅焦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当时吕不韦因为嫪毐的事情,也被免除了相位,秦始皇终于大权在握。这个时候齐国、赵国都来恭贺,茅焦也在其中。

茅焦以外客的身份,前去劝说秦始皇,其实是有一定优势的。他告诉秦始皇:你的志向是一统天下,可是你却幽禁了你的母亲,不孝顺的名声传开以后,那么天下人听到了你的这一名声,肯定会加倍抵抗。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桓齮为将军。齐、赵来置酒。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史记》

这话一下子就戳中秦始皇的内心了,因为什么孝顺不孝顺,对秦始皇来说,那都是狗屁。只有一统天下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

所有妨碍他一统天下的事情,秦始皇都会想办法避免,这次不孝的名声,如果对他一统天下的事业,产生了影响,那秦始皇定然会追悔莫及。

因此秦始皇幡然醒悟,将太后赵姬重新接回了甘泉宫。至于茅焦,也被秦始皇任命为上卿。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何要杀掉27人,却偏偏听茅焦的话呢?

1、茅焦是外客,秦始皇必须要重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对那27人的身份,有过多的描述。有部分野史认为这27人是吕不韦的人,这也有一定可能。秦始皇极有可能利用这件事,铲除吕不韦的党羽。

可是我认为,吕不韦要是真的想要复出,就不应该再让自己的人在秦始皇面前多嘴,因为这么做,反倒是会适得其反。

不管是不是吕不韦的人,这27人大概率是秦国本地人,而且没什么太大的出息。而茅焦就不同了,他是外客投秦的,这身份必然会引起秦始皇的重视。

秦国六代君王都因为重用外客,所以才会使得秦国变得如此强盛。秦始皇时期本来也任用外客,但是却因为吕不韦和郑国相继出事的原因,搞了一出逐客令的笑话。

李斯的《谏逐客令》出版以后,秦始皇这才取消了逐客令,重新开始重用外客。所以说在这个敏感时期,如果秦始皇不尊重外客,尤其是像茅焦这种舍生忘死之人的话,那对秦始皇的名声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说就算秦始皇不听茅焦的,也不会杀了他。

2、茅焦的话,说到了问题的关键。这前面27个被杀掉的人,估摸着一定是抓住一件事情不放,那就是秦始皇你小子不孝顺!只有把赵姬太后给接回来,你才算是孝顺。

孝顺在秦始皇的心里值几个钱?要是真的值钱,秦始皇就不会宰了嫪毐,再驱逐吕不韦了,顺带着还把赵姬的俩儿子给摔死了。

跟这样的秦始皇谈孝顺是不对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大方向搞错了。茅焦就比较聪明了,他从一统天下的伟业入手。你不是要一统天下吗?如果你不孝顺的名声传出去,可不利于你一统天下哦!

这一句话,立刻就打动了秦始皇。所以说谈话是有技巧的,光靠勇气成不了大事,必须要找到劝谏的关键才行。与其说茅焦足够勇敢,倒不如说茅焦足够聪明。

二、《战国策》认为,劝谏秦始皇的是顿弱。

司马迁和刘向这两个人总是有点不对付,司马迁的《史记》写在前面,而刘向的《战国策》写在后面。

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司马迁采用哪种说法,刘向偏偏就会采用另外一种说法。这就是两个人写史书最大的区别。

在苏秦张仪的事情上是如此,同样劝谏秦始皇这件事上,也是一样。司马迁偏向于茅焦,刘向偏偏就不写茅焦,他把顿弱列为这件事的主人公。

顿弱是赵国人,他对秦始皇说的话,也是句句扎心的。他告诉秦始皇,有名无实的商人,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获得很多粮食,有实无名的农夫,再怎么辛苦,家里也没有余粮。至于秦始皇本人,是个无名无实的人,因为虽然高贵到无与伦比,却没有可以孝顺的对象。

做完铺垫以后,聪明的顿弱和茅焦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他告诉秦始皇:你一心想着吞并六国,但是连母亲都不孝顺,又怎么能做成这样的大事呢?

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解冻而耕,暴背面耨,无积粟之实,此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战国策》

你看看,顿弱的切入点也很好,其实就是投其所好。秦始皇一听这话,知道事情不对,立刻转移话题,就问顿弱,自己是否能够吞并六国。

顿弱这个时候居然被秦始皇给带偏了,立刻侃侃而谈如何吞并六国,并且献出了自己的计策谋划,却忘了自己是来劝谏秦始皇孝顺母亲的,还是秦始皇老道啊!

总结:杀27人,只是因为他们没说到点子上。

如果你遇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或者说宋仁宗赵祯,那劝谏可以直言不讳,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词语也不为过,毕竟这两位帝王愿意承受。

可是其他帝王没有这样的胸襟,你让他们听到一些刺耳的话,他们心里当然就不舒服了。因此劝谏,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

投其所好就是最好的劝谏方式,秦始皇想要吞并六国,那么每次劝谏的时候,就应该把所有问题都往吞并六国上带。汉武帝想要灭了匈奴,那么劝谏就要跟灭匈奴扯上点关系。朱元璋喜欢分封儿子为诸侯王,那么劝谏的时候,就要带上分封制的好处。

只有在投其所好的前提下,委婉地将自己的建议表达出来,才有可能获得君王的认可。毕竟你是个打工仔,太耿直了,老板不一定能接受。那27人被杀,就是因为劝谏的手段太耿直了。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