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早在西周时就设有谏臣“保氏”,据《周礼地官》记载,“保氏掌谏王恶”,意思就是说,向统治者建言献策。谏议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很大发展。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霸连连,各国为了发展实力都积极鼓励进谏。例如在《战国策·齐策一》中就记载,齐威王听从邹忌的建议,积极鼓励进谏而规定,“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结果我们都知道“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意识就是说“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其他国家”。这是在政治上取得的胜利,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让其他国家心悦诚服。
而谏议制度正式得以制度化是在秦朝,秦始皇开设专职谏议大夫,属于郎中令,专掌议论。到了汉朝,汉承秦制,沿袭了这一制度。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设谏议大夫、太中大夫和光禄大夫来执掌议论,谏官的数量由皇帝确定,多是达数十名,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大都是社会名流,他们说话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就是清议和舆论。
魏晋时期,五胡乱华,地方割据势力军阀混战,由于各军事集团相互争夺,为了能够做出较好的决策,赢得战略上的优势,都积极吸引人才,这时候,谏官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谏议制度的成熟和完备是在隋唐时期。隋朝时期谏官专属门下省管辖,而唐朝的进谏职能则由门下省和中书省共同承担。唐代的门下省设给事中四名及若干辅助人员,并设左谏议大夫四名,中书省设右谏议大夫四名。同时,还创设补阙和拾遗两个官职,也是有谏官担任。唐太宗李世民极为重视谏议制度,他指出:“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意思就是说,人们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如果能够互相切磋交流,应当力求达到准确恰当,放弃个人不正确的见解,对正确的意见表示服从,对个人又有什么伤害呢!值得说道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与谏议制密不可分,正是唐太宗虚心请教和接受谏官们的意见,减少决策的失误,完善国家治理政策,提高治理效能。
宋代是中国传统社会谏议制度发展的高峰。宋朝吸取前朝地方诸侯割据的教训,主张重文轻武,政治上文人治天下,鼓励文人议论时政和谏言。所以,宋朝非常重视谏议制度的总结与完善,宋真宗时修编的《册府元龟》就收录了历史上多件谏书。宋朝在对以往谏议制度继承的基础上,又设谏院。谏院不仅要向皇帝建言献策,还负责监督各级官员和百官之首宰相。为了真正做到鼓励大臣积极议论时政,针砭时弊,因而在宋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刑不上大夫,就是说不杀大臣言事官,无论言官们说的话有多毒,惹怒了皇帝,都不可以杀言官。这在中国古代皇帝掌握臣子们的生杀大权现象中是很独特的,但是不是说皇帝真的不可以杀言官吗?皇帝不杀你,但可以贬你,把你派到的蛮荒之地,让你背井离乡。
宋代以后,谏议制度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日渐萎缩的趋势。但是,谏议并未完全消失,只是和其他制度融合,并且台谏合一后,科道官匡扶君主、谏争得失的职能并未消失,御史、科道官依然是负有谏诤和监察的双重职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