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齐长城面纱,破解济水岸防的众多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向阳

齐长城对山东人来说并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春秋晚期齐国还曾修筑“济水岸防”长城。此外,作为诸侯强国的齐国何时修筑长城、动机是什么、越国是否北上迁都于琅琊……7月24日,著名考古专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王永波先生作客“大众讲坛”,做了“齐长城总体布局与建制年代讨论”的学术报告,为大家一一揭开这些历史的谜题。

鲜为人知的“济水岸防”

齐长城是目前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据王永波先生介绍,绵延多公里的齐长城高大厚实、延绵不绝的城墙和坚固的关隘,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防御阵线,达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以少量兵力抵御、延缓大规模入侵的效果;烽燧则是古代的报警系统,是快速传达敌情,确保后续兵力准确调配的重要设施。山谷间的关隘,兼有海关和通商的功能,以促进和平时期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古人用什么材料构建长城呢?王永波说:“齐长城墙体因地制宜,依所处的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构筑方式:有土墙、石包土墙、土石混筑、石墙、山险、堑壕加土墙等几种类型构成。近年,在长清珠珠山东侧的山谷发现一处堑壕,墙体已经消失,外侧留有堑壕。”

据介绍,春秋时期齐国最早修建了长城,楚、秦、魏、燕、赵、中山等国也都相继修建了长城。春秋末期,齐国为抵御三晋的侵扰,在南部山地长城之外又加筑了一道“济水岸防”。

“《清华简·系年》的问世,让世人第一次知晓,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曾经修过两条长城。”王永波说。以前我们只知道,现存于鲁中南的“山地长城”,西起济南市西部,经十七个县(市、区),跨越余座大小山峦,至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庄入海,全长.32公里。“而齐国修建的第二道长城,就是出土文献揭示的‘济水岸防’长城。其南部起点大致与山地长城相同,沿济水东岸直至‘北海’(北海,今之渤海),全长公里左右。《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晋敬公立十又一年(公元前年,齐宣公15年)……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与‘山地长城’和三面环海的海岸线,共同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整闭合的军事防御体系。”

据了解,《清华简》是战国楚简,多达枚,于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在史类文献中有一篇记自西周初年,迄至战国早期的完整史书,就是《系年》。清华简为中国古代文明探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出土文献资料,开启了古史研究的新境界。清华简的整理者认为:“济水岸防最初当是在济水的防护堤坝基础上加固改建而成,其主要走向是从平阴东部的丘陵,沿济水东北行,经过济南,东北入渤海。南山,疑指平阴一带的丘陵地带……济水走向是自南山起,经历下往东,直到北海。”其说不误。

“很明显,《系年》中‘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与齐国南部的‘山地长城’的地理位置有别、始筑时间有差、防御对象不同,线形走向迥异的‘全新’构筑物。尽管两者都始于齐国西南境的济水东岸,但山地长城却沿着齐国西南部山地一路向东,进入崇山峻岭,到达黄海,以晋、鲁、莒为主要防御目标。济水长城,则是一路向北,沿济水东岸至于海边,具有‘御晋障济’的双重功能。”王永波说。

齐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有几种说法

齐山地长城的建制年代是学界久讼不决的一大难题,明末清初以来,学界对齐长城的始筑年代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大致有春秋中晚期说、春秋战国之际说和战国早中期说几种。

在各种观点中,以年山大教授张维华发表的《齐长城考》、上世纪50年代王献唐《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所提出的分期续修的说法最为流行。

王永波认为,齐长城建制年代问题之所以久讼不决,其根本原因是受疑古学派的影响,对《管子·轻重丁》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持否定态度,而采信《竹书纪年》《齐记》等不够准确的记载。

“《左传》《国语》《竹书纪年》《吕氏春秋》《竹书纪年》《晏子春秋》《史记》《战国策》乃至出土的金文、竹简等文献都有关于齐长城的记载。”王永波根据出土文献等记载的八个重要节点和考古证据,证明《管子》所记不误。从车战的角度考虑,此时的齐长城或许还没有连成一片,但缓坡、山谷等战车可以通过的地段,均有关隘和长城是不争的事实。至春秋中晚期,齐长城已经连接成线,而绝不会等到齐威王、齐宣王,甚至齐湣王才完成齐山地长城的构建。

“公元前年(齐宣公15年),齐国修筑济水岸防长城,表明此时的山地长城已经完成,因为齐国绝不会在陆地设防尚未完成之前,先修‘济水岸防’。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年之前,齐国山地长城已经存在了。”王永波说。

出土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洛阳出土的东周骉羌编钟有“迫齐,入长城,先汇于平阴,武侄寺力,袭夺楚京”的记载,与《左传·襄公十八年》“入平阴,克京兹,克邿。”所记载都是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年)发生的齐晋平阴之战,文物与历史记载相印证,说明至少在公元前年前已有长城。而《左传·成公十七年》记载中的“徐关”“防”“阳关”推断应为齐长城之关隘。若真是这样,则可证明鲁成公二年(前年)已有长城。

《管子》中明确记载,齐桓公时(公元前——公元前)已经有横贯东西的山地长城。《晏子春秋》中也有管仲佐齐桓公,才使得“东门防全也”,劝告说“防下六尺则无齐矣”,可见“东门防”对齐国安全的重要性。研究人员考证认为,“东门防”应是齐长城的关口,这说明齐桓公时齐长城已经存在了,长城的钜防就是他们的杰作。

“此外,齐长城起点经过解剖,墙体为黄土夯筑,正是春秋中期“集束棍夯”的典型特征:夯层……结构致密,每层厚12厘米左右,夯具为木棍,夯窝密集,夯层层面清晰,夯窝呈现锅底状,直径5厘米,深1.1厘米左右,与战国时期的平头金属夯具有明显的区别。”王永波说。从构筑方式上也说明山地长城修建于春秋中叶前期。

春秋时期强国为什么也修长城

对于修建长城的动因,学界还有一个“变车为骑与弱国修长城”问题,认为当时骑兵逐渐代替战车,战争形式产生了变化,齐国修长城是为了防御骑兵;另外,长城是一种防御性工程,弱小的国家修筑长城抵御强敌。可是齐国是春秋战国时的强国,为什么也要修长城?

王永波认为,春秋战国时大规模战争都是以战车为主力,骑兵虽发源于赵武灵王时期,但终战国之世都只是一种辅助兵种,到了汉武帝时才逐步发展起来。修长城是为了防御骑兵这个说法未必成立。

此外,作为强国的齐国为什么要修长城呢?王永波认为,修建长城是艰难浩繁的巨大工程,需要雄厚的国力才能进行。齐桓公时期之所以修筑长城,首先是争霸的需要,更是实力的体现。能够在列强中率先修筑长城,既受惠于姜太公确立的富国强兵之策,更得益于春秋早期的僖公“小霸”和齐桓公所建立的霸业。当时齐国军队南征北战,劳师远征。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雄的“霸主”肩负着“尊王攘夷”“兴灭国、举逸民”的历史重任,频繁率军攻打别的国家。国内留的常备军不多,所以保障本土的安全、解除后顾之忧必然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只有强国才有修筑长城的实力,只有强国才有修筑长城的主观冲动,东周时期筑有长城的诸侯国均为当时的强国就是明证。”王永波说。

在学界还有一个观点,即吴越势力北上,迫使齐国修建长城进行防御。公元前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乘势北进,欲意争霸天下,把国都从会稽迁到琅琊。《越绝书》记载:“勾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吴越春秋》亦有越王勾践25年(即公元前年)迁都琅琊的记载。

但关于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问题,学术界始终说法不一。还有人认为,勾践所迁琅琊,就是今青岛胶南琅琊镇夏河古城址。据王永波介绍,在本世纪初,考古人员曾对越国的疆域范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山东几省。在琅琊台的考古没有发现越国文化的迹象,已知琅琊台出土的最早遗存是战国时期的,尚未发现春秋时的文物。而越文化遗物,仅在今山东临沂、日照以南有零星分布,琅琊台及其以北地区基本不见。

可见,越王所迁琅琊并非在山东。经考古人员考察,勾践的迁都地琅琊是江苏连云港的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该遗址是一处周长约十华里的古代城址。考古学家在此采集到了大量越国风格的陶片残器,经检测均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印纹硬陶。这些越国文化的痕迹,证实这些遗物当属越国无疑。专家又在杜佑的《唐·通典》中找到了锦屏山又叫琅琊山的依据。由此证实,这里应该就是勾践真正的迁都地。

“许多人把越王勾践迁都连云港琅琊山的地点误当作了山东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由此得出结论,齐国修建长城与吴越势力北上无关。”王永波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