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和白起对战的都是打进过函谷关的

北京荨麻疹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846479.html

说到战国历史,有一个名字是无法绕过的,那就是战国中后期秦国的名将白起。白起这个人成名之前十分低调,当上将军之前的记载几乎是空白的,以至于史学家只能用“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一句话概括。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商周时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商王武丁,比如楚庄王熊旅,再比如今天的主角武安君白起。

秦昭襄王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年,韩、魏两国组成军事同盟,联军攻秦,双方在伊阙展开激战。白起率秦军击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伊阙之战。仔细研究史料,你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参与伊阙之战的韩、魏两国的主将,竟是秦国的冤家,都是打进过函谷关的“名将”。那么伊阙之战是怎样地打起来的呢?与白起对阵的统兵将领又是谁呢?

搜图编辑

时间回到三年前,魏国、韩国、齐国一起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魏国收回了河外、武遂,韩国收回了河外、封陵,一时间扬眉吐气,风光无两。然而,就在这场大战结束的当年,韩国君韩襄王突然去世了,韩厘王当上了国君。第二年的时候魏国君魏襄王也去世了,魏昭王继当上了国君。秦国趁韩、魏两国新王刚刚继位,就想出来找回点场子,于是就出兵夺取了魏国的襄城,接着又攻取了韩国的武始和新城。

年轻气盛的韩厘王和魏昭王哪能忍得了这口窝囊气,很快就结成同盟,要出兵教训一下这个几年前才败在自己手里的秦国,当然,也可能是单打独斗确实受不了,得喊个帮手一起上。于是,韩、魏两国精锐尽出,组成声势浩大的联军,向着不归路……向着秦国进发了,双方在洛阳南侧的伊阙山谷相遇,展开激战。

搜图编辑

这次三方参战的主将很有意思,魏国主将是公孙喜,韩国主将是暴鸢,说这两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他们俩一起打过的仗可就厉害了。公元前年,齐国的匡章和他俩一起打赢了楚国大将唐昧,斩首两万,夺取了宛、叶等大片土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的时候,他俩又跟着匡章打进了秦国的函谷关,逼得秦昭襄王割地求和。当然,有可能就是人家匡章比较厉害,不过这次人家匡章没来。

秦国这边的主将是向寿,匡章领着这俩哥们打进函谷关的时候,向寿就是守城的那个。于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正当向寿准备一雪前耻的时候,秦国丞相魏冉觉得他的不行,就让白起替他当了这个主将。

搜图编辑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记载,白起总结伊阙之战时说: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翻译过来,就是韩、魏都想保存实力,让另外一家跟秦国厮杀,结果韩军被秦军疑兵牵制,魏军被集中的优势兵力击溃,两军见败局已定开始溃逃,被白起追亡逐北,斩首二十四万,主将公孙喜被俘。

二十四万这个数字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伊阙之战是白起战争首秀,表现不可谓不精彩,秦国自此牢牢守住崤函要道,压制六国反扑,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的话长按点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