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满庭芳,荷花》福德得来很容易,《佛说四十二章经》,“欢喜”人为什么会欢喜,当然是有些东西合自己的心意。如果看见事情和自己无关,也能升起欢喜的心,则就是非常的认同这件事情。假如这件事情还是好事,那么如果能升起欢喜心,就是说自己并无嫉妒的烦恼升起,这种欢喜是最好的。善道是一种协同的道,而不是一种孤立的道。人必须把自己的心开阔一点,别人做事,自己能够帮上忙,实际上就是一种修行。而这种修行方式,得到了佛祖最大的赞许。对别人的事情,如果是能够升起欢喜心,这就是认同感。当然,也有一种心态,就是幸灾乐祸,这种也是欢喜,这是一种嫉妒的欢喜。欢喜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情,可以形成共鸣,也会形成共业。佛经中谈到“欢喜”,我们拿出来分享。1.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来源于《佛说四十二章经》。全文如下: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解释如下:看见别人施行善道,能够一起帮忙,并且取得成绩。得到的福德很大。2.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来源于《宋词,满庭芳(荷花)》。全文如下:竹?斜梢,荷倾余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思解释如下: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3.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来源于《欢喜二偈之一》白居易。4.眼暗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来源于《欢喜二偈之二》白居易。看见别人做好事,心中欢喜,而能够共同形成共业,这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这说明真正的福报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说中国的佛教原来是小乘佛教,说是渡己为主。但是佛教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会把别人的善当作是共同的努力方向。这一点是共通的,这也是说明,说小乘佛教是较为自私,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如前所说,只要别人行善的时候,不要升起嫉妒的心,这就是需要一种摆脱这种烦恼,而升起欢喜心就是解决这种烦恼的最好途径。“欢喜”一共在《正法华经》中出现53次。排名。“欢喜”词语解释:指欢乐心喜;喜欢、喜爱、高兴。语出《战国策·中山策》:“长平之事,秦军大尅,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施道”一共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出现1次。“施道”词语意思:施行善道,去做一些行善积德的事情。《唐诗·怀友》张籍“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平地施道路,车马往不复。”“得福”一共在《金刚经》中出现6次。排名。“得福”:得到的福报。《大戴礼记·虞戴德第七十》“居小不约,居大则治;众则集,寡则缪;祀则得福,以征则服;此唯官民之上德也。”佛经中把能够达到共业的善举,认为是福报很大的。这是有道理的,很多人会很纠结,善事非要牵头去做,认为这样才能吃肉。如果是跟着别人,哪只是跟屁虫,那只能喝汤。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对的。由于福报并不是积分,不是说干了多少,就会积了多少分,得到多少分就可以升级,一级一级升上去,就会成佛。这种打怪的思想只存在于游戏中,人生更多的是感悟。从来就没有这种说法,一个厅级干部比一个无级别的教师贡献更大。这种福报是不能以量来简单衡量。因此只要是一起做善事,这样就会有一种和鸣的优势,在做善的途中,看着别人的失误,别人的优点,来改造自己,从而令自己升华。这就是真正的福报。看见别人做善事,而自己不去帮忙,这就不是真正的为善。或者达不到修行中要“奉道”这一要旨,因此福报是很少的。有人说福德很难增长,其实不然。首先是要戒除自己嫉妒的心,看见别人做善事,心中要升起欢喜的心。然后就参与到这个善事中,一起去完成这项善举。不需要问结果,自然福德就会加身。明天谈:《水浒传》中的“云里金刚”。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文字也引用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只有订阅,不再错过。只有点赞,给予动力。只有回复,方有目标。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诗云:寂寞,寒窗空守,蹊径另辟斩棘。雨打芭蕉万般思愁。砥砺前行艰辛,挥动拳头,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