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很多家长问我,能不能跟我说说,到底应该怎么学文言文?
其实,家长们爱问的这个问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到底应该怎么学文言文才能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文言文部分不丢分;进而,怎么学文言文才能在中考和高考中,文言文部分不丢分。
看到了吧,家长们关心的其实并不是真的“怎么学文言文”,他们关心的其实是考试。这没什么不对,只是大家常常没有搞清楚自己真正想问什么。
因为,如果一个人真心喜欢文言文,他可能一辈子都会找时间去学,又怎么会学不好呢?
其次,家长们也并不关心“学好文言文”是否等于“自家娃将来成为像唐宋八大家那么有名的大文豪”,也不关心“学好了文言文”是否就能做大官。因为,家长们清醒地知道,时代不同了,科举没有了,现代人说的是白话文,再怎么学也回不到过去了。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时代不同了”。
果如此,则过去的很多成功经验,比如,大量背诵、通读四书五经或十三经之类的,就统统变得不合时宜了。因为,今天的娃,有太多的数理化要学了。
但还是有人反驳说,背可以提高语感云云。我只能说,背固然可以提高语感,但提高语感的方法并不是只有背这一条路啊。
说了这么多,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家长舍得让孩子投入时间学文言文,就是为了考试。
初中和高中语文试卷,通常分的试卷,有35分是文言文部分,占比23.3%。
分数看起来不多,但在每分必争的中高考,你多得一分,别人少得一分,你就能上资源禀赋高的高中和大学,别人就不能。你上了资源禀赋高的学校,你就是“离离山上苗”;你上了资源禀赋低的学校,你就是“郁郁涧底松”。前者意味着你将有一个好的平台,使你站得高、看得远;后者意味着即使你是一颗参天大树,因为你在涧底,所以你的眼界可能不如山顶上的一株小草。
而眼界决定了你的判断能力,判断能力又决定了你无时无刻的人生选择。更重要的是,正确的选择总是远胜过勤奋,这就是丛林法则最残酷的一面。
好了,具体到题型,文言文部分,主要有:断句、理解加点的字词、原文内容的概述、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简单一点就是:断句、字词、翻译。
我以为,要比别人多得一分的关键就是刷题。
人人皆知刷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我在《说一说我对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题目的看法》一文中,曾经讲到,年教育部命题的4份语文试卷,有3篇选自《战国策》,1篇选自《史记》。
今天,我查了一下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甲卷乙卷均为唐文“贞观君臣论治”;全国新高考I卷为宋文“宋史孙傅传”,II卷为魏晋文“祖逖北伐”。即3篇是唐宋文,1篇是魏晋文。
一般来说,唐宋文相对容易一些,秦汉及先秦文相对难一些。正如北大强基语文试题一样,如果没有足够深的文言文功底,可能真的连题目都看不懂。
所以,我建议大家选择秦汉文作为刷题的材料。为什么呢?因为秦汉文难。如果你连难的文言文都能看懂,那又何惧更容易的唐宋文呢?
可是秦汉文浩如烟海,又该选什么样的材料呢?
既然我们不知道选什么材料好,那就选二吴编的《古文观止》,那是他俩认为最好的文章,并且也得到了后人的背书,三百多年来,《古文观止》经久不衰就是明证。
其中,《古文观止》卷四是战国策选文,一共17篇;《古文观止》卷五是史记选文,一共15篇。
选好了刷题的材料,就可以动手了。那该怎么刷呢?
这就到了今天的主题,即“对译”可能是最好的应付文言文考试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对译?
对译就是“非必要不加字、绝不减字、非必要不调整字序、不随文释义、不以今义推断古义,逐字逐句把文言文直译成现代文的方法”。
非必要不加字,就是除了省略句之外,不能够随意加字来译。
绝不减字,就是不漏掉原文的每一个字。
非必要不调整字序,就是排除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副词提到句首等等,不要没有根据地把原文挪前挪后。
不随文释义,就是某个字词本来没有这个义项,你临时发明一个义项,觉得很贴合文义。
不以今义推断古义,就是不要用字词今天的意思去套古代的意思。今天的“可以”和古代的“可以”可能不同,今天的“百姓”和先秦的“百姓”(即百官)可能完全不同等等。
逐字逐句,就是遵照原文,不发挥想象。
直译,就是不意译,不意译的意思就是不要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或“意思是”等等。如果说了,就是没有搞懂句式或某个字词的意思,也就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也就是“不求甚解”。
作为一个家长,该如何实现上面的“对译”呢?
第一步、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随机挑选一篇课内还没有学过,但是课本要求背诵的文言散文(注意,不是诗词),先让孩子背熟。然后让孩子拿张白纸,不看原文和注释,先逐字逐句按“对译”原则进行翻译,把不会的地方原文单列在旁。
第二步、然后再看课本上的注释,尤其是不会译的句子。看完之后,觉得理解了,再重复第一步。
这时候,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比对着看买来的译文,讨论一下孩子哪里译得好,哪里译得不好。好是好在什么地方,差是因为什么地方没有理解透。
第三步、最后再对译一遍。一般一篇文章最多三遍,多了孩子不乐意,少了效果不一定好。这样,这篇文章基本上就属于孩子了,而不再只属于课本。
如果孩子不乐意对译课内的文章,那就让孩子对译课外的文章,比如《古文观止》中的文章,篇篇都是最顶级的。
初一初二的孩子,顶多对译10来篇文章,他们就会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能够对译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秦汉文章,或者先秦文章,那他们第一感觉就是觉得课内的文章比较小儿科,tooeasy。我几年前仅仅是带几个初一的孩子读了10多篇《古文观止》卷一的文章,他们就一致认为课内文言文很简单。
高中的孩子,我认为最多对译50来篇文章,就足够应付高考了。只不过,高中的孩子不一定听家长的话,留给家长的时间窗口,其实只有中考之后的暑假。
我最初是想着读一些课外有些难度的文章,用这些文章中的知识点来覆盖课内出现的知识点,就好比现在的数理化牛娃都是学更难的课程来降维打击低难度的校内考试。理论依据就是,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只要上课认真听课了,回家做了作业了,基本能掌握85%。但掌握程度要从85%跃升到95%以上,时间成本就会陡增。与其用大量的时间来弥补缺失的15%,还不如用来学更难的课外文言文。一来因为是新鲜材料,孩子不容易厌烦,二来因为更难的材料中一定包括了课内缺失的15%中的某些部分。随着课外学得越多,覆盖课内的面就越大,最终殊途同归,同样达到了掌握程度跃升到95%以上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文言文的学习,孩子储备了相当多的冗余知识点,足够用来应付出卷人故意出的用来“选拔”孩子的难题。这些难题完全可能课内根本没有出现过,你的孩子会,就多得宝贵的一分,别人家的孩子不会,就会少一分。往往一分就PK掉一操场的孩子。
倘若通过对译的训练,孩子内化了很多名家名篇的文章结构,进而对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有所帮助,那真是意外之喜。因为,《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大多数都是议论文,甭管是政论文,还是外交专对文,无不对写作议论文有帮助;还因为,高考作文可是足足60分的重头戏哦!
很多时候,事情的变化往往开始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诸多很小因素的累积,最终导致了质的变化。
魏晋时的左思,有一首《咏史》,我特意摘录前半段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他说: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