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篇:不听忠告文/蓝云多多今天,马老师陪您读的是明朝刘元卿《贤弈编》中的《不听忠告》。《说苑》又名《新苑》,刘向编纂,杂史小说集。《说苑》成书于鸿嘉四年,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说苑》分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01原文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02马老师译文不听忠告从前,有个客人拜访主人的时候,发现他家的烟囱直直的,旁边还放着一堆材木。客人提醒主人说:“你这烟囱直直的容易发生火灾,要么使烟囱拐弯,要么使堆积的柴禾远离。”主人默默地一句话也没说。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主人家就失火了,幸好乡邻救火及时,火被熄灭。主人事后宰牛摆酒宴答谢乡邻的救火情谊。救火受伤的人坐在上席,其他人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然而此时,主人没邀请那个客人,也没想起那个客人的建议。03马老师评论这则故事内容老套了点,可是涵盖的事物本身规律还是可以借鉴的。其一,对别人的建议不能全听,也不能不听。工作生活中,总有些人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金玉良言。有的话正中心怀,有的截然相反,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良言呢?对于正中心意的意见,也不要急着去做,慎重地考虑一下所有可能会造成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对我们的影响。对于和我们完全相悖的言行,也不要急着生气回绝,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如没有明显的漏洞,若没有的话不妨试试别人的方法。或许别人给你的思路会给你打开一扇别样世界的大门。总之,听从别人的建议或遵从自己的心声,都要慎重考虑。一旦选择后就勇敢又彻底的去执行。其二,尽可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在眼前利益中迷失方向。文中主人救火后善待乡邻的做法固然可敬,然而他依旧不能认识失火真正原因的本质是可悲的。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好人。其三,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中有个楚襄王的故事,楚襄王荒淫无度,将谏臣庄辛赶出楚国。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从此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我们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们不听从别人的忠告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实证明别人的忠告是正确的我们还不去执行。我们一再地固执己见,时间久了酿成大祸,可能真的就欲哭无泪,悲叹晚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