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历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歌颂了触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告诉人们如果真爱自己的子女,那就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是看到当下,否则的话,只会害了子女。三国时期,曹操出兵40万来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于是连夜修建。等魏军到时,船坞已修好,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看得远的人,做事举重若轻,不会轻易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同时也会在向前,向着理想的路上走的笃定从容,游刃有余。就好比像打台球,如果你不能为下一个球,下下一个球考虑走位。那么每次出杆,都可能会感觉不好打。什么是长远的眼光?《管子·权修第三》中说得最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后来也变成了汉语中的俗语,指的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的眼光,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也可以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就近在眼前。《荀子·大略》里也有提及:“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又如《礼记·中庸》里所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孔子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