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影视剧中了解了太多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什么大秦的铁鹰锐士,什么赵国的胡刀骑士,甚至连燕国都有要给凑出了一个辽东尖兵来烘托战国气氛。
实则战国精锐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荀子说的,“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也就是秦国的锐士、魏国的武卒以及齐国的技击士。
秦锐士:全军皆虎贲
锐士所指并不是秦国的特种部队,而是说秦国的将士都是精兵。与锐士类似的词还有,“虎贲”“虎狼之师”等都是形容秦军的精锐的。
秦国能灭六国,在于的是有一套完整的军事管理体系,而不是靠某支精锐队伍。
魏武卒:全胜六十四
魏武卒是史书中都记载的魏国精锐之军。魏武卒是由名将吴起训练出来的精兵,三十年间追随吴起南征北战,“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对付秦国,曾有五万破五十万的记载。
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魏武卒是重甲步兵,属于魏军中的最精锐之师,
《战国策魏策》载,苏秦对魏王说,“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
也就是魏王麾下有七十万大军,其中武力(武卒)有二十万。
齐技击:亡国之兵也
《汉书·刑法志》中说:“齐愍(闵王)以技击强”,也就是说齐闵王能和秦王并称东西二帝,技击士起了很多作用。
技击之士也称为“持戟之士”“五都之兵”,属于齐国常备军的一支。组成者都是齐国的勇士。按照荀子的说法,技击士类似于雇佣兵,“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也就是砍一颗脑袋拿一笔钱。荀子认为这样的军队只能当顺风仗,是亡国之兵。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楚申息之师:
楚国的申息之师在春秋时期很有名,是楚国灭了申国和息国之后,以两国王公贵族及私兵建立的部队,不仅北上灭了数个诸侯国,而且与晋国、齐国都大打出手,并数次侵入宋国和郑国。
不过到了战国之后,这支队伍就衰落了。
其余诸国,赵国有胡服骑射之后改进的骑兵,韩国最厉害的莫过于弓箭手。至于燕国史书中没有记载有什么厉害的军队。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看看唐朝时的武庙十哲和六十四将都有哪几位:
秦武安君白起、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位列十哲。
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这八位为六十四将。
宋朝武庙七十二将中,有,
管仲、孙武、乐毅、田穰苴、范蠡、白起、孙膑、廉颇、李牧、吴起、田单、赵奢、王翦,一共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