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智慧之道

春秋时期孙武是一名隐士,在隐居时,已经写成了《孙子兵法》。

伍子胥知道这位厉害的人物,对强盛吴国非常重要,就向阖闾七次推荐孙子。

就像三国时期司马徽和徐庶向蜀汉刘备推荐诸葛亮那样。

孙武带着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赞叹不已,任命孙武为吴将。

常常与军师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然后这位大师开始在历史上大放光彩。

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

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公元前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

孙武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

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

《孙子兵法》非常精彩,字,道尽了博弈的精华。

孙子也非常洒脱,有机会做事就做事,不能做事就算了,就不玩了,退而再隐居。

简要介绍下这位历史老人的一些思想精华: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每个人来说,做事应该有计划,至少知道努力方向,挺进的目的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到了关键时候,一定要好好思索一下,品味一番,你追求的到底是啥。

绝对不可以一团浆糊,等失败已成定局了,还怨天尤人,悔不该当初。

你擅长啥,哪家公司对发展更有利,哪个节点应该跳槽,哪个节点应该隐忍,哪个年龄应该调整为对应的生活方式。都要了然于胸,不能说:啥都不想,过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任何计划。

以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的如此吗?

这样的人生,你不失败谁失败。

2.乱而取之

乱而取之:当对方乱了阵脚,一盘散沙了。

这个时候绝对要把握住机会,可以果断出击了。

最好的反面教材就是春秋宋襄公“半渡不击”的典故。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

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地。

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

宋襄公被楚兵射伤了大腿,次年伤痛发作,不治而死。

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也应该有章法。

最简单的就是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我孩子的书桌和书柜,常常强调一定要整理好,甚至学习成绩,和书桌的整齐程度是成正比的。

要用到哪一本书,很快就能够定位到。

而不是用到了,翻箱倒柜去一本一本从书堆里翻出来。

做事和讲话都应该有一套规则。

别人看起来是毫无章法的,其实内心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3.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倍则分支:对方人数多,就想办法分散其力量。我方尽可能拧成一股绳子,聚在一起,一拳出击,打出去才能够有力量。

敌则能站之:打仗前先预估下,能够战斗才战斗,是否胜利是早已知道的,而不是打打看,打了再说。

高考那一天,等到了临上考场那一刻,能不能有个好成绩,能否进好的大学,考前就知道了。

为这一天,起码早十年就吹响了号角,做足了准备,有针对性的付出了努力。

仅仅凭运气去获胜,怎么可能?那是实打实需要底气放在那里的。

少则能逃之:力量比对方小,就要毫不犹豫的逃跑,没啥不好意思的,不要杵在那里动都不动。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死于决斗,面对情敌非常生气。

年和法国宪兵队长丹特斯相约决斗,结果被一枪打中了腹部,重伤身亡。

作为一名诗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上,又不是训练有素的战士,何必去决斗。

在这一点上,普希金是没有思考全面的,是留有莫大遗憾的,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若则能避之:实力比对方弱,甚至轻轻一推你就倒了的程度,就要想尽办法避开,甚至不要让对方发现自己,让你知道我在哪里都不可能。

意大利布鲁诺由于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被宗教裁判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然而波兰哥白尼采取较为智慧的方式,为避免教会的迫害,死后才发表学说,把外界一切纷争挡在了自己的棺材之外。

4.不可胜者,守也

不是碰到分歧就要去斗争,就要面对面,就要硬碰硬。甚至是拿鸡蛋碰石头,只为了保留毫无实际价值的面子。

预估到不可胜利,就防守呗。

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既然实力比对方弱,完全没有取胜可能,多派些后卫在自己球门前,死死守住。

能挺过90分钟,打成个0比0,就是胜利。

所以有些球赛极度无聊,踢个半天没进球,吃瓜观众觉得实在太没看头了,哈欠连连。

然而作为采取防守战术的球队,教练下达的目标已然达到了,这场球赛值得庆贺。

5.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不是说先打打看,碰碰运气,最好能胜利。

完全不考虑失败,甚至是怒而兴师,愠而致战,失败的成本是不可计量的,是你所承受不起的。

胜利不胜利,在开打之前都清清楚楚了,甚至是你知我知,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

完全没把握的事情,何必做出无畏的牺牲。

有很多人生大事,并非游戏,容不得你玩玩看。

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可以做大数据分析了。一些重大决策,通过高科技的方法计算下,胜率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去执行吧。

你说我才不管取胜概率。我就是个例外,哪怕概率很小我也有可能出奇迹,凭什么有好处的奇迹偏偏出在你身上?有这种想法,一定失望,一定吃大亏。

6.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基础色彩不过五种,顶多七种基础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

但色彩组合而成的变化,变化出来的效果却是无穷无尽的,能够神奇的成为一幅幅世界名画,比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的《向日葵》,米勒的《拾穗者》等等。

做事必须有变化,怎么可能一成不变,一种方式对人对事?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嬉笑怒骂,只要对你有效果统统要上。

要有千变万化,千变万化来自基础,来自最基本的五种色彩,来自最顶用的七种方法。

7.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善于防守的人,敌人都不知道要攻击哪里。

根本不知道你藏哪儿去了,弱点在哪里,把柄在何处。

所以平时要谦卑,不要有啥得意事儿,就拿出来嘚瑟。

结果朋友圈所有人都知道,你喜欢啥,讨厌谁;今天发生了啥鸟事,电话号码多少,房子在哪里有多大,儿子多大了在哪里上学,你妈叫啥名字,完全是透明的。

这个透明还不是别人调查出来的,是自己嘚瑟出来的,是自己显摆折腾出来的。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今天住这里,明天跑那里。

为了不被你逮到,为了生存,为了活着,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有多种避祸的准备。

其实根本不能说这兔子狡猾,作为兔子而言绝对是正义的,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为啥不能智慧些。

一旦碰到事情,曾经说过的话,那些年做过的鸟事儿,就会因为言多必失而付出惨重代价。

和某同事亲密无间啥心事儿都讲了,然而有一天他把你卖了,让你在公司吃尽苦头。

好些知名企业家,好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他已经结婚了,他的孩子是谁。

为什么?怕麻烦,在某些方面,选择了低调,甚至行事非常低调。

年,农夫山泉钟睒睒超过马云成为亚洲首富,然而问鼎没多久,就主动辞去董事长的职务了。

能够安静的享受生活,始终保持低调,对某些人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因被夫差怀疑谋反,而赐剑自杀。

他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兵法著作。

明代吕天成《曲品校录·能品》: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江之怒涛耳。

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寿终正寝,葬于吴都郊外。

东汉袁康《越绝书·记吴·地传》: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