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吃,我们很有发言权,八大菜系,数万小食,可谓是各种味道,各种花样,琳琅满目。
但其实在这片土地上的早些朝代,食之有味,确实难题。例如我们一直知道的苏东坡的“东坡肉”就不像现代烹饪的那么颜色艳丽,口味丰富。
在苏东坡撰写的《猪肉颂》中提到:“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喫,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椀,饱得自家君莫管。”
根据上文描述,饮食学着发现,文中只有对火候的考究,并无对调料的介绍,所以可以肯定那时候的东坡肉只是猪肉切块,水煮肉后蘸料食用,非常像现在的:白肉吃法,不过肉是一坨一坨的,而非一片一片。
(白肉:四川名凉菜,做法很多,水煮猪肉后,切片,加上素菜,然后与调料拌在一起食用,也有调味料与肉片分开,肉片在食用在沾调料使用。)
当然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苏东坡不好吃,而是那时的调味品并非像现在这么丰富。苏东坡是有名的诗人,但也是古今吃货的大家,如有调料肯定会做的更好吃的,或者说某些调料当时根本没有,或普通人根本找不到。
有学着认为,苏东坡那时候的东坡肉水水煮后,沾盐料或糖料食用。
那么古时这片土地上都有那些常见而重要的调料呢?
盐、梅、糖、酒、醋是最先出现的五大烹饪调味品。
盐调百味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
此后人们认识盐在饮食调味品中的作用,并以之增加食物的美味及腌藏食物。历代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芒康盐井古盐田
海盐是用铁锅煎煮海水,亦可在海边滩地蒸发海水所得。古代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各地盛产海盐。
池盐历史也很悠久,西周时,山西运城的解池已大规模生产池盐。此外,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亦产池盐。四川开凿井盐,始约于战国时秦国蜀郡宁李冰的倡导,东汉时的画像砖上有制盐的完整而生动的图像。
古代食肉大多为白煮后,撒盐或沾盐使用。
时至今日盐的作用也越来越多,比如腊肉、酸菜等都离不开盐的调制。它不仅能保存食物,还能让味道变得更加丰富。
甘甜如梦,醉人心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
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
《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这种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甜味调料还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
另外,烹制时糖还可以加深菜肴的色泽,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黄色。《楚辞·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调料制作美食的方法。在煮甲鱼和烤羊羔时,用甘蔗浆调味、着色,即所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而“粔籹蜜饵,有餭些”和“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则显示当时制作甜面饼时是用蜜蜂和麦芽糖;饮酒时掺蜂蜜喝,冲淡了苦味,让美酒更美。
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辛辣入口,百味淡
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但引发新一波“滋味”革命的并不仅有上述这些本土调味品,还有“胡味”。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这些“胡味”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风味。再后进来的“胡椒”,则一直是古人眼里的高档调味品,尤以唐宋人最为崇尚。
丝绸之路同为食材的流传进入之路在五味中,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辛香调味品,对人的口、鼻刺激最直接,可极大地诱发食欲。这方面的材料主要有椒、桂、姜、葱、蓼、芥等,这些都是中国原产的本土调味品。其中,花椒和生姜最有特色,古人很喜欢,用得也多。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
桂皮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
胡椒子
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
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他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酸匹万物,梅开出味
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大约起于汉代。
在甲骨文、钟鼎文及其他已发现文物中,未见有关谷物醋的记载。醋,最初指酸的滋味。殷商时期,调味用盐与梅。至周代,制作肉酱,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如氨基酸、乳酸、醋酸等,因而,酱汁的味道是酸的,称为“醯”。至汉代,醯、酢混用,皆指食醋。南北朝以下至唐朝,始从“酢”渐过渡到用“醋”字。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许多制曲酿醋的方法,并已能酿造具有独特风味的陈醋。唐代时《新修本草》中除载有米醋、麦醋、杂果醋等外,药物学家还特制加有药物的药醋,用于治病。
后世传其技,使醋成为民调味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如据杨宝成、杨锡璋执笔的《-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在编号为M商墓中出土的一只铜鼎内,便发现了当年用于调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
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从先秦时普遍使用梅子这种调味品来看,“酸味”应该是其时的流行味道,人们喜欢喝酸味汤羹便是证明,不然武丁也不会拿“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来说事。梅子作为调味品使用时,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汤羹调味品外,做鱼、肉时也需用梅来去除异味。《晏子春秋·重而异者》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当调味品烹饪鱼肉制品的事实。
醉生梦死,恍如飞天
酒的出现,可上推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
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硕大的滤酒缸;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或认为曾作酿酒、盛酒或饮酒之用。
仰韶文化遗址尖底瓶《淮南子·说山训》谓“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显然酒的出现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
《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麹糵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
郑州商城出土陶缸,曾发现粘有白色水锈状沉淀物。藁城台西中商遗址在一酿酒坊址出土的陶瓮内,发现盛有这种沉淀物达8.5公斤,经鉴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内还分别装有桃、李、枣等,说明商代不仅掌握麹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地,出土过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色谱测试,每百毫升内含8.毫克甲酸乙酯,并有果香气味,是为浓郁型香酒。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出土的铜卣中,也盛有白色透明液体,内含植物纤维状杂质,估计是酒。
盐、梅、酒三大古代调味品,至少在夏商时代已用之于烹饪。
而酒到现代更为突出,不过注意“酒后不要开车哦”。
看着今天满桌子的美食,一定很开心吧,要是在古代,味道可就没有这么丰富了。
而且古代还有很多食材根本就没有,比如西红柿:“16世纪英国一位英俊勋爵,到野外嬉花弄草,偶见这色泽鲜艳的红果,点缀在青枝绿叶中,迎风摇曳,十分美丽动人,抑制不住满怀喜悦,勇敢地采一颗献给漂亮的公主,作为求爱礼物,才得以传播。直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到密林寻找美景写生,觉得这艳果极其可爱,心里动了跃跃欲尝的念头,便大胆摘一只吃了,不仅没发生意外,却尝出好滋味。一位厨师获此喜讯,将它烹成菜肴,宾客食之无不交口称赞。”
这个咋们下次再说
今天就这样吧
祝大家有个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