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仅仅十三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起的反秦起义立即引发全国连锁反应,六国纷纷复国,两年秦朝灭亡。因此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秦朝短命是因为秦始皇善待六国贵族,甚至还有网民愤愤不平地表示秦始皇就应该把六国贵族斩尽杀绝,先不说秦始皇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现代人如此精神秦朝人,想法还如此残忍表示理解不能……闲话不多说,先来看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是否真的如网上谣言那般对六国宗室、贵族心慈手软呢?
秦王政六国君主的结局
首先是六国的君主,先说记载比较明确的,《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记载了投降的齐王的下场:
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
秦国使者忽悠齐王投降后给你留五百里土地,齐王信了,亲自去了秦国,最后被活活饿死。要知道,主动投降的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齐王建魏王假的下场《列女传》有记载,“秦攻魏,破之,杀魏王假,诛诸公子”,等于直接说魏王假也被秦国所杀。
韩王安疑似由于韩国旧都叛乱,遭到秦人迁怒而被杀,在《云梦秦简》出土的《编年记》中,韩王死于秦王政二十一年,同时还记载了这一年韩国旧都新郑叛乱,因此杨宽教授的《战国史》认为韩王之死是由于这次叛乱被秦国处死的。
韩王安其余三国君主结局,只知道赵王迁被流放到房龄的深山,燕王喜、楚王负刍,还有赵迁的哥哥,自立为代王的赵嘉下场均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怕是也好不到哪去,燕王喜要为荆轲行刺事件负责,而楚王负刍曾任用项燕大破秦军二十万,这两人年纪也大倒也罢了,赵迁和赵嘉可都年纪轻轻,却没在十几年后的反秦大起义中都没出场,可见那时已经死亡。这可能是项羽率六国联军攻入咸阳后,不只是杀了秦王子婴,还直接屠了秦国宗室的原因之一。
代王嘉六国宗室与贵族
除此之外秦国杀六国宗室与贵族的蛛丝马迹也着实不少,例如上面列女传的记载,秦国除了杀魏王假外,还“诛诸公子”明确记载秦国诛杀魏国宗室,后面一个跑掉的还被秦国悬赏,“匿之者,罪至夷”。同时张耳、陈余这俩作为魏国的名士,遭受到通缉,秦国“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余五百金”,俩人不得不改头换面,四处讨生活,期间还被秦国小吏殴打。
张耳陈余按照史记记载,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曾经下诏说: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予守頉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按照此处魏安厘王﹑齐湣王﹑赵悼襄王这三支已经绝后了,可见秦大肆屠杀六国宗室才该是史实。同时,史记索引的说法跟史记略有不同,按照史记索引此处的“楚隐王陈涉”可能是传抄错误,索引写得是“楚幽王、陈涉”即楚幽王和陈涉都绝后的意思,那么楚国的宗室也被秦国杀的七七八八。
此外,秦末反秦各国纷纷复国时,韩国,应该是说韩王安这一支无后,要去立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韩成不知道啥辈分,不过韩成之后的韩王信就要追溯到韩襄王那支,可见韩王安一系同样遭到屠戮。
及项梁之立楚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
而燕国复国时的新王是韩广,跟燕国王室没啥关系,后来项羽分封,以臧荼为燕王,同样不是燕国贵胄。赵国的赵王歇身份史记直接没明说,后世注解倒是有一句赵之苗裔。魏咎兄弟,魏咎是魏国的诸公子可能跟魏王关系较近,魏豹则是魏咎的堂弟,应该较为远。田儋、田荣、田横三人,田儋提到是田氏王族,田荣两个是堂弟。楚怀王心,是以前的旧楚怀王的孙子,在民间放羊的时候被找到,按辈分比最后一任楚王负刍还要大一辈,大概率也找不到近支,才从这代开始找。
整体来看,后来复国的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应该是关系较远的旁系,所以未被屠戮。
魏豹有心无力
有人说既然还有不少旁系存在,凭什么说秦国大肆杀戮了?事实上,真相很可能只是有心无力罢了,即使是现代,在八九十年代,技术不成熟时,有许多杀人犯一逃就是几十年,更何况是在二千年前?在秦朝没有监控,没有人脸识别,没有DNA技术,以及中国古代画像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抓人更是难上加难,例如高渐离因和荆轲的关系被秦始皇通缉,然而他改名换姓后在宋子城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名声都传到秦始那里,还得到召见,只是刚好秦始皇身边有人认得他是高渐离才身份暴露罢了,再例如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沧海君和张良被通缉但没有抓到。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高渐离灭亡与如何对待亡国贵族没有必然关系
对待亡国贵族仁慈的没有超过司马炎的,结果曹操的孙子曹志成了晋朝的忠臣,东吴宿将周处为晋朝战死?反观大秦,在灭亡六国后,可有提拔什么六国宗室贵族为官?除了被杀的,就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所以说,秦朝的灭亡,亡于暴政,亡于秦法苛刻,天下苦秦久矣可不是说说玩的,当时秦朝全国人口约二千万左右,被征发建造宫殿和陵墓的共一百五十万人,戍守五岭的五十万人,防御匈奴和修筑长城又是用来几十万民力,超过总人口十分之一的人成年累月从事无偿的徭役同时负担苛重的租赋。而现代考古发掘,在秦始皇陵西侧米处,发现了七十多座囚徒的坟墓,这些囚徒没有棺椁和随葬品,死前呈现挣扎状态,骨头上有伤,一些残瓦上刻有字迹,证实了这些人的身份是东方六国发来服役的。像最近的大秦赋搞了一个楚人不愿待在本国要去秦国,这才是荒诞不羁。
秦的灭亡只怨胡亥和赵高吗?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它的完蛋所产生的矛盾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后来反秦的刘邦、英布、彭越等人都是在秦始皇时期就因为畏惧秦法或身为囚徒集中逃窜躲在深山老林里,等待天下变故。秦始皇的死点燃了这个导火索,陈涉首事,这些人也都跟着起兵,甚至早在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微服出行,只带了四个武士,在咸阳城都为盗贼所困,一度见窘,然后在整个关中大索了二十天。
秦始皇汉承秦制不能成为给秦开脱的借口
首先汉承秦制和汉朝原封不动的照搬秦朝制度是两个概念,汉朝继承秦国最多的大体上是官制和礼法,因为萧何、曹参本身就是秦吏出身,而制定汉朝礼法的叔孙通曾是秦的博士,很多东西用秦朝留下的比较方便,但同时汉朝还“明简易,随时宜“、”其后颇有所改”,对秦朝那套绝不是原封不动的继承。
至于严苛的秦法,早在刘邦入关与父老约法三章之际就已经废除,重新立法时虽然参考了秦律,但“取其宜于时者”,如连坐、参夷这等骇人的罪名在萧何的主持下被废除,曹参执法也采取小事化了的态度,惠帝和高后时期废除秦代关于言论管制的各类罪名。后来汉文帝更是废除肉刑,明确规定囚徒服役时间,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行政制度上汉朝以郡国并行制在初期兼顾了诸侯王的利益,之后再逐步解决,实际上我国历朝历代都很少有像秦那样只纯粹用的郡县,而纯粹只采用郡县制的秦十五年就完蛋了,你可以说郡县制是大势所趋,但不代表容不下其他制度,哪怕是我国现在不也有自治区吗?
而西汉初年更是盛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讲究与民休息,再到汉中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以霸王道杂之,把汉朝的一切以一句汉承秦制来总结,这是无知的。
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