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斯雄安大简记

北京雀斑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10059087.html

《文汇报》11月30日B7版、12月3日A16版

“安大简”记

斯雄

我小时候喜欢吹笛子,痴迷音乐。

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曾让年少的我惊叹不已,却又大惑不解。

战国早期、多年前的整套编钟,居然有律名28个,阶名66个,构成十二半音称谓体系;音域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能演奏当代各种中外乐曲。

中国的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早在先秦时期就能出此旷世杰作,做工之精细,气魄之宏伟,完全超出我的想像和认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重大考古发现的不断涌现,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再让我感到困惑与震撼。

不久前,《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新书发布会上传来的资讯,又一次让我目瞪口呆。

书籍内页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供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中的经典句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献,《诗经》等经典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应该已经形成并流传了。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局面,盛况空前,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座高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既是学乐、诵诗的教本,又是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也是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的称引工具。《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汉代司马迁早就提出过“孔子删诗说”。专家们推测,在春秋晚期,《诗经》经孔子整理并已有定本,是有可能的。

可是,历史的长河,真的如江河,有时候也会断流。

秦始皇焚书,灭先代典籍,导致《诗经》等后世流传的经典中断了,有些甚至彻底失传了。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经典,大部分是由秦朝的士人依靠他们强大的大脑记下来的。可无论他们如何博学强记,毕竟时过境迁,整理出来的,终归不会完全可靠,甚至会有错讹。何况很多典籍都产生在秦“书同文”之前,各地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很大差异。

《诗经》到了汉初,才重新恢复整理出所谓齐、鲁、韩、毛“四家诗”。今人所读到的《诗经》实为汉人毛亨所传《毛诗》,但有的诗篇疑点重重,历代《诗经》训诂学者费尽周折,仍难达成共识。

要恢复先秦古籍、中国早期历史、中华古代文明的原貌,人们只能期待考古发现。

“安大简”《诗经》的发现,为破解流传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供了可能。

年1月,一批流落到海外文物市场的战国竹简,被安徽大学入藏。这批竹简共有编号1,个,整简数量在支左右。经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的碳十四检测,以及国家文物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化学检测分析,“安大简”的年代被测定为距今约2,年左右,属战国早中期。其内容包涵多种古书,目前初步认定的主要内容有《诗经》、楚史类、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类、楚辞类、占梦及相面类等。除《诗经》以外,其他文献多未曾流传于世。

学界一致认为,“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书籍内页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供图

“安大简”《诗经》,是“秦火”之前的版本。共有编号个,三道编绳,完简长48.5厘米、宽0.6厘米,每简27至38字不等,实际存简93支,简文内容为《诗经》国风部分,共存诗57篇,为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与《毛诗》相比,“安大简”《诗经》各国风的排列先后与其不同,各国风内部所属诗篇排序和数量也与《毛诗》略有差异,而且存在大量异文。

前面提到的“窈窕淑女”中“窈窕”,现在一般解释是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但“安大简”《诗经》上,“窈”写作“要”,即“腰”字初文;“窕”写作“翟”,通“嬥”(tiao),组合在一起,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楚王好细腰”的典故: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这些文字出自《战国策》和《墨子》,也是后世整理的,并非最初的原始文本。有意思的是,故事中讲的楚灵王,不是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好女子细腰,而是喜欢男士有纤细的腰身。

在《诗经》名篇《硕鼠》中,一般都将“硕鼠”翻译为“大老鼠”。“安大简”却将“硕鼠”写作“石鼠”,即“鼫鼠”,意为昆虫蝼蛄。

“安大简”《诗经》还原了诗的原貌。《毛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不少改动和错讹,这次被检视出来,可以起到明辨前人是非、正本清源的作用,对诗义的理解也更加准确,更证明了《毛诗》等传本的真实可信。

司马迁一定没有见过“安大简”及其所记载的内容,写《史记》时,关于楚先祖历史的记录,存有一些相互矛盾、含混不清的地方。

恰好“安大简”中楚史类竹简占有很大的比重。关于楚早期历史传说的有关记载,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最为完整系统的楚史资料。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供图

“‘老童生重黎、吴回’,《史记》将重黎、吴回当做两个人。”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教授说,“但‘安大简’记载的却是‘重及黎,吴及回’,其实是四个人。”

“安大简”还揭示了季连就是前些年考古新材料中多次出现的一个人——穴熊。“穴熊”在《史记》里又称“鬻(yu)熊”,根据“安大简”的记载,“季连”、“穴熊”、“鬻熊”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不同写法,学术界长期以来的困惑,根据“安大简”的楚史记载,迎刃而解。

楚国不是当时文明的中心,居然存有如此高深的古书经典,并且看起来它的存在还相当普遍。《诗经》的文学地位毋庸置疑,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我,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