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熟悉战国历史故事的人来说,苏秦掌六国相印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励志和传奇,但是在真正的史料中,在诸国拜相,深受各国国君重视的另有其人,与苏秦无关,此人应该是公孙衍,因为公孙衍离开秦国之后,回到了魏国生活,魏惠王并没有给他什么重要的工作,也许是魏罃一贯不会用人的结果,又或许是魏王只求人才能离开秦国,自己便可以无忧无虑高枕安卧,总之无事可做的公孙衍当然不快乐,他需要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职责,才能保证前途平坦开阔。
于是他主动给魏王上了一道奏折,内容大概是自己既然无事可做,为了防止自己更加懒惰,特向魏王申请派给自己少量兵车,做一名国家的特派外交使者,由于自己和燕赵两国国君关系不错,拿出半个月时间去拜访做客,既对魏国大事不会耽搁,又能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感情联络,这个行动可谓一举多得,魏惠王对此提议也非常认可,便将车马很快为公孙衍安排稳妥。
公孙衍在出发前大肆传播,几乎让全天下都知道他要去燕赵交涉,这种“炒作”让公孙衍的名气迅速变热,比如齐国人就认为魏国居心叵测,打算与其他小国结成“同伙”,从此会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抢夺,就主动找公孙衍将齐国重任委托,魏王见公孙衍又要被敌国掌握,竟将他出访的任务一拖再拖,可公孙衍出行的消息早都传遍各角落,如今却被魏惠王强留不舍,更使得燕赵两国的惊恐哆嗦,难道说魏国要对我们挑起战火?
为了避免这种“飞来横祸”,燕赵索性也请公孙衍拜相入阁,如此一来公孙衍再次成了“香饽饽”,连自信的楚国都要请他前去辅佐!如此一来让魏罃不知所措,甚至再次对公孙衍感到惊愕,他想不到公孙衍能掀起如此风波,重用公孙衍自然是不二选择,于是公孙衍将五国相印统统收获,这也直接推动他促成五国联合。
此故事来自《战国策》,而《战国策》很多内容有待考证探索,不过“战国”这个概念的确来自此书册,记录了纵横家的各种阴谋与诱惑,这是《战国策》最大的特色,其实无需对个体故事较真辩驳,因为多国结盟将秦国的道路封锁,这个事实不会被质疑消磨,所以秦国面对各国结盟不可能沉默,张仪的任务便是将各国挑拨,用“连横”策略将“合纵”打破。
由此可见,所谓大家耳熟能详的苏秦张仪,纵横斗争,又相互支持的故事,其实在《战国策》中,更像是属于张仪和公孙衍的故事,换句话说,战国时代著名的“挑拨是非”之人,可以拿到很多国家相印的人,并非苏秦或者说,不止苏秦一个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这个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