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这句话出自于《孝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成书于秦汉之际。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释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2.《淮南子》是在刘安的主持下编写的,含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21篇。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3.我们所提的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一词曾在《礼记》中出现过。《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小康"曾在《礼记》中出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谓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之后,周朝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段话出自《记·礼运》。意为∶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这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意思是说,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一观点是范镇提出来的。范镇,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他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7.明末思想家中,主张"耕者有其田"的是王夫之。王夫之,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湖南衡阳人,著有《船山全书》,约余万言,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而私有,而应当是耕者有其田。
8.清代有一位反对理学的著名思想家,其突出贡献是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对程朱理学作了深刻的批判,他是李贽。李贽,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号温陵居士,明朝著名儒学大师、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在理欲问题上,他与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相对抗,充分肯定"人欲",将人欲等同天理,主张私欲即为公利,要满足"人欲"
9.提出"贵无论"的是王弼。王弼,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高平人。他提出了"贵无论",认为天地万物有一个统一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无;无本身无形无象,不可名状,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但是一切有形有象,可以名状的具体事物都根据它才能成立,所以无就是终极根本。
10.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符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是郭象。郭象,西晋时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在《庄子注》中他提出万物独化,即自生、自尔、自化。既反对"无中生有",又反对有产生有,认为有皆自生。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符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11.被周敦颐称之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是“诚”。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人,理学派开山鼻祖。他在《通书》中有云∶"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意为∶作为百行之一的商业自然也要遵从信用为本的原则
12.在道安的本无论基础上,发挥了"法性不变论"的是惠远。惠远,本姓贾,燕门楼烦人。早年求学,博览六经,善《庄》、《老》,后皈依佛教。他的主要著作有∶《法性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大智论抄序》等。他在《法性论》中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他强调得到了"法性",就达到了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成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