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齐国覆灭秦霸天下和长平之战

齐■王失去帝号后,却仍怀抱着雄心壮志。在任命韩珉为相两年后(公元前年),他多次进攻宋国,并最终成功灭亡了宋国,正如《战国策燕策二》所述:“三次覆灭宋,灭亡了宋国。”接着,他割取楚国的淮北地区,侵略三晋,甚至企图吞并西周。因此,泗上、邹、鲁等小国的君主个个都感到恐惧,纷纷向齐国称臣。自灭亡宋国以来,齐国的国力大为削弱。燕昭王在等待机会报复齐国攻破燕都、占领了三年之久的仇恨时,励精图治,通过“卑身厚赏,以吸引贤才”,“亲临慰问,与百姓同甘共苦”等举措,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使得“燕国变得富足”(《战国策燕策一》)。

因此,在灭亡宋国两年后(公元前年),燕国联合秦国、楚国和三晋,大举进攻齐国。燕将乐毅率领军队迅速前进,攻占了齐国的都城临淄。燕昭王亲自前往济上慰问军队,并封了乐毅为昌国君(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号称昌国君。乐毅灭掉了齐国之后,重演了三十年前齐国军队在燕国都城的暴行。齐■王逃亡,在到处碰壁后,最终被楚国的淖齿所杀。其他国家的士兵掠夺完毕后,燕国军队继续前进,在六个月之内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除了莒和即墨之外,齐国的县城都成了燕国的属地,齐国国土仅剩下五分之二。莒和即墨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有田单的支持。田单原本是齐国君主疏远的宗族出身,曾是临淄的市椽。

燕军攻破齐国后,他逃往了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燕军攻破了安平,他的宗族依靠特制的铁笼进行防御,最终安全地撤退到了即墨。即墨的大夫阵亡,田单则被推举为将军。公元前年,燕昭王被杀,他的儿子惠王继位。燕惠王对乐毅心存猜忌,改派骑劫为统帅,乐毅逃往了赵国。骑劫背离了乐毅的指导方针:“整顿燕军,禁止掠夺,吸引齐国的逸民,礼遇他们,减轻他们的税赋,废除暴政,恢复旧政”(《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对齐国的降兵进行了残酷的镇压,甚至挖掘城外的坟墓,焚烧尸体,激起了齐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为了迷惑燕国军队,田单让老弱妇女上城守卫,并派人将黄金送给燕国将领,以此来麻痹他们。

田单运用“火牛阵”战术,成功击败了燕国军队。他让牛身上装满了武器,并在牛尾上点燃了油脂的芦苇,然后冲出城池,向燕国军队发起冲锋。随后,五千名勇士紧随火牛一同冲锋。这一战术使得田单被封为安平君,并在《荀子议兵》中被誉为“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从前后历时五年的齐燕之战,即公元前年六国攻齐到田单复国来看,对齐燕两国而言并无太大好处,而短期内楚魏两国从中获利。长远来看,秦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楚虽获领土,但实际利益有限;魏国仅在齐秦夹攻之间稍作喘息,而秦国则消灭了东方的强敌,取得了胜利并统一了天下。秦国的强盛可从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中得以证实。

随着楚齐两大强国的衰落,山东六国中唯一仍然强大的是赵国。公元前年,由于赵国未能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秦国派遣中更胡阳越过韩国的上党,向赵国的险要地区阔与(今山西顺县)进攻,赵派赵奢前往援救。赵奢在离邯郸三十里处驻扎了二十八天,坚壁固守,拖延秦军的时间,等待时机。最终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赶至前线,占据北山,大败秦军。然而,由于廉颇采取了固守的策略,赵秦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三年,难分胜负。直到公元前年,秦国以反间计说服赵孝成王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赵王因此派遣赵括代替廉颇。赵括上任后,采取了向秦军发动进攻的策略。

白起则采用了迂回的运动战术,先在正面佯败后退,诱使赵军深入,待赵军到了秦军的壁垒下被阻,后方也被秦军二万五千人切断,使得赵军分割成两部分。随后,秦昭襄王得知秦军已经包围了赵军,亲自前往前线,并征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开到长平,用来堵截赵的援兵和接济的粮食。赵军被围,四十六天不得食,虽然尝试多次反攻,却无功而返。赵国的命运在长平之战中发生了彻底改变。当时,赵国国君赵括亲自率领军队投入战斗,却不幸中箭身亡。这一事件导致了赵国的惨败,四十多万士兵全被俘虏,只有两百四十名幸存者得以返回赵国。与此同时,秦军则斩首或俘虏了四十五万敌人(详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这场战争对于受损严重的赵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开始衰弱下去。公元前年,秦军攻占了赵国的太原郡,并完全占领了韩国的上党郡。九月份,秦国派遣五原大夫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长平之战的惨败使得赵国的人民勇敢地对抗着进攻邯郸的秦军,而秦军则屡战屡败。秦昭襄王决定用王■替换王陵,秦相范睢则任命郑安平为主帅,率领进攻邯郸的军队。公元前年,魏国和楚国密谋救援赵国。魏国安厘王派遣将军晋鄙率领十八万大军驻扎在汤阴(今河南汤阴),但魏军因为畏惧秦国而犹豫不前,不敢发动进攻。

魏相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援赵国,设法夺取了魏王的虎符,伪造王命,用铁椎击杀了晋鄙,并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率领八万精兵前往攻打秦国。与此同时,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派遣景阳将军率军前来救援赵国。在邯郸城下,秦军在赵国、魏国、楚国三方夹击之下遭受重创。赵国的将领郑安平在赵军的包围下率领两万人投降给赵国。尽管赵国成功解除了邯郸的围困,但从那时起,山东各国都削弱下去,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抵挡住秦国的进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