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何
1.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③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④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
①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2.作副词
(1)程度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怎么,为什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何至旨沉溺缧绁之辱哉!(《报任安书》)
3.固定结构
(1)怎么样,怎样
①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2)多么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
(3)拿什么、凭什么
①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之
1.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事、物,可译为“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也可组成“之徒”“之类”“之人”等短语。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2.作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④驾一叶之扁舟。(《赤壁赋》)
⑤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③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可不译。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4)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不译。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石钟山记》)
(5)作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等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
①由是观之。(《五人墓碑记》)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三国志》)
3.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去”“到”。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伴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为
1.作动词(读wéi),可译作“是”“做”“作为”“认为”“充当”“变成”“成为”“治、治理”等,可以根据语言环境灵活翻译。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变成)(《劝学》)
②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演奏)(《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鸿门宴》)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成为)(《师说》)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鸿门宴》)
⑦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第一个“为”:是;第二个“为”:做)(《孔雀东南飞》)
2.作介词(“为”作介词时一般读wèi,但作介词表被动时,读wéi)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着”。
①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①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师说》)
3.作语气助词(读wéi)
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作连词
(1)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等。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师说》)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3)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并列关系,“而”前后两部分对调位置,语义不变。译为“与”“又”“和”“并且”,或不译。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③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5)表示顺承(承接)关系,“而”前后的动作发生在时间上有先后。可译为“就”“才”,或不译。
①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此”等。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你(们)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复合词
(1)而已,译为“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而况,译为“更何况”。如: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3)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如:既而以吴氏之知乱清于朝。(《五人墓碑记》)
则
1.作连词
(1)表示承接(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前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情理上的紧密联系。译为“就”“便”“才”,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情况,译为“假使”“如果”;用在后一个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译为“就”“那就”“那么”“便”。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3)表示并列关系。常以“则……则……”格式出现,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悌。(《弟子规》)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便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以
1.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条件。可译为“拿”“靠”“用”“把”“根据”“凭借”“凭……身份”等,可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翻译。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④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⑤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于”“在”“从”等。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谭嗣同传》)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2.作连词(相当于“而”)
(1)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等。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③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2)表示修饰关系,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3)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作助词
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时间、数量的界限,可不译。
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作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等。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固定结构
(1)认为是,把……当作(看作),把……作为(制成)。
①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2)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3)意思是“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4)意思是“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其
1.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译为“他(们)”“它(们)”。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的”“你”。
①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可译为“这,这些”。)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赤壁赋》)
③其后秦伐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5)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2.作副词
(1)表示猜测、估计,可译为“大概”“可能”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3)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静女其姝。(《诗经·静女》)
于
“于”是介词,一般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1)引进动作行为的趋向、范围、对象、原因或结果等。可译为“向”“给”“到”“从”“自”“对”“对于”“由于”等。可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翻译。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②而耻学于师。(《师说》)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
①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被动。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4)表示比较,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①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固定结构
(1)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
①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介宾短语,相当于“于此”。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等。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3.固定结构,表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乎
1.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作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
①郁乎苍苍。(《赤壁赋》)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3.作音节助词,无实义,可不译。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4.作介词,相当于“于”,可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翻译。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乃
1.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顺承发生,可译为“于是”“就”等。
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张衡传》)
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这才”“然后才”等。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传》)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悖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4)表示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就是”“本来是”“原来是”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报任安书》)
2.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可译为“你”“你的”。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固定结构
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者
1.作代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短语等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指人、事、物、地点等。可译为“……的”“……的人”“……的物”,也可不译。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②且勇者不必死节。(《报任安书》)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
⑥三子者出,曾皙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可译为“……时候”,或不译。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作助词
(1)用在判断句中,放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先用“……者”提出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引出判断或原因,不译。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呀”等,也可不译。
①王曰:“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在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中,作语气助词,无实义。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也
“也”是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陈述、肯定、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
①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五人墓碑记》)
⑥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③求也为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