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水边战国往事3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是正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p312yr1/

西河大捷

说起来,吴起是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他是个大政治家,又是个大军事家。

无论政治智慧还是军事智慧,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作为政治家,他和商鞅齐名;

作为军事家,他和孙子其名。

吴起的政治才干主要在楚国展开,我们在讲到楚国时再重点介绍,他对魏国的贡献主要在军事智慧。

谈到他对魏国的军事贡献,最大的亮点就是西河之役。

公元前年,吴起率军攻克秦国河西的重镇临晋(今陕西大荔)、元里(今陕西澄城)。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这次一直打到秦国腹地的重镇郑县(今陕西渭南)。

两年间,吴起所向披靡,摧枯拉朽,连下五城,将秦军逼到了洛水岸边。占领了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大片土地。

秦国的河西地区全部纳入了魏国版图。

吴起之所以能够获得西河大捷,除了用兵如神、能征善战之外,他的“政治工作”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吴起“政治工作”的关键是以身作则。

史料记载,吴起行军作战从不搞特权,就连主帅应有的待遇也主动放弃。

他夜晚就寝,不用卧具,和士兵一起睡于地上;

行军路上,不用坐骑,和士兵一同步行,自己背着干粮行李。

他真的做到了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劳动”

(《史记》:“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爱兵的背后

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吴起爱兵如子的治军风格。

说的是一次吴起军中有位士兵生了毒疮,吴起非常关心,甚至亲自用嘴为他吸脓。

这位士兵的母亲听了嚎啕大哭。

有人问她:

“将军对你的儿子这样好,你不思感激,怎么反倒如此悲痛地大哭?”

这位母亲回道:

“当年吴将军也曾用嘴吸我丈夫的脓疮。

结果我的丈夫为了报将军之恩,作战十分勇敢,每次都冲在前面,终于死在战场。

现在吴将军又用嘴吸我儿子的脓疮,我的儿子大概也要像他父亲一样战死报恩了。

我已经失去了丈夫,如今又要失去儿子,怎么能不哭呢?”

吴起如此带兵,当然空前地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战国名士鲁仲连称赞他说:

即便到了吃人骨头的绝境,士兵也绝无背叛之心,这就是孙膑、吴起的军队。

(《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好酷的特种兵

攻占西河后,魏斯委任吴起为西河郡守,负责治理和保卫西河。

吴起夺得西河,对魏国来说是个辉煌胜利,对秦国却是沉重打击。

秦国一直不死心,曾经数次出击西河,希望夺回这块战略要地。

吴起发挥军事天才,屡次挫败秦国的反扑,保卫了西河地区。

作为西河首任行政长官,如何巩固战果,经营西河,吴起有深远的考量。

在魏斯的支持下,他着眼于魏国的国防基本建设,对魏国的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创立了著名的武卒制。

武卒相当于今天的特种兵。

武卒的遴选标准非常严格,比今天挑选奥运会运动员还严格。

据《荀子·议兵》篇介绍,吴起规定:

能够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箭矢50个;

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方可入选为武卒。

这个辎重是什么概念?别的不说,就说12石之弩。

按当时的计量,12石就是斤。这样的弩射程为米。

要知道,现代最受欢迎的俄式AK系列步枪,有效射程也就米。

特种兵有特种待遇。入选成为武卒者享受优厚待遇,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

武卒经过吴起的严格训练,个个力大无比。

他们行军身负辎重是一般士兵十倍,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

这样一支部队,打起仗来所向披靡,为魏国开疆拓土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种兵之外。为抵御秦国的进攻,吴起还修筑了著名的防御工事吴城。

这个吴城就在今天山西省孝义市西南,已成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楷模。

吴起在西河的战功和政绩真是可圈可点。

然而,你能想得到吗?西河是吴起辉煌的起点,也是吴起厄运的开头。

吴起的故事很长很精彩,让我们在后面结合着他的人生轨迹,一一道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