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的经济伦理思想,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中孕育产生的,桑弘羊作为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财家,辅佐汉武帝建基定业,能够做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管子》以“用之有止”、“予之为取”为用财原则,指导国家在用财方面应该合理调配,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使国家富裕、强盛;同时又要尽量满足臣民的物质需求,体恤民力,保障国家的安定局面。
一、《管子》用财思想1、厚币外交厚币外交是《管子》提出的国家要以给予他国财货为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的一种用财思想,管仲主张把国家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用在外交活动上,足见他对外交的重视,《管子》厚币外交的用财思想即源于此。
这一用财思想主要体现在对邻国、各诸侯国、敌国的外交活动中,对敌国,《管子》主张把用财货贿赂作为削弱敌国的一个重要手段,查明敌国君主憎恶的大臣,给予他优厚的贿赂,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敌国的情报。
了解敌国君主的淫乐、喜好,设法消磨他的意志,可以送给他乐师、美人,以蒙蔽他的内心;送给他会谄媚的大臣与美丽的马匹,蒙蔽他的耳目,这样就会使他的国家败落。
还要与敌国表示亲近,好像是兄弟一样,暗中派智谋之士说服、帮助他图谋别国,派英勇的战士投奔他,使他骄傲;这些都属于谋攻敌国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达到削弱并夺取敌国政权的目的。
总之,《管子》主张厚币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本国在其他各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同时为了借以削弱他国,通过这种外交手段取得的政治效果往往比发动战争取得的效果更显著,而且还会减少树敌,既能获得好名声,又能达到政治目的,可见《管子》厚币外交用财思想的高明。
2、倡俭去奢倡俭去奢是《管子》在个人消费方面提倡的一种用财思想,《管子》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君主个人消费而提出的。
先秦时期君主个人消费属于国家用财的一部分,因此其消费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国库的财政支出,为此,《管子》主张君主在消费时应当节俭不要奢侈浪费。
通过对《管子》倡俭去奢用财思想的研究,看出,《管子》在君主个人消费方面主张节俭,反对任何奢侈的思想与行为,同时为君主提出了一系列的用财标准,要求他们用财时既要足以表明身份等级又要务求节俭。
《管子》的这一思想是受到西周和春秋初年倡俭思想影响的,倡俭去奢的用财思想在先秦时期是被普遍提倡的。
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发达,倡俭去奢能减少国家财政的支出,保障国家财用充足,也能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使人们安于农业生产,防止由于人民过于贫穷而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但是,倡俭去奢的思想还有其消极不利的一面,过分的节俭会抑制消费,限制生产,阻碍商品的流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桑弘羊经济伦理思想1、义利观桑弘羊的好利是人的天性的观点及对富贵者表现出的崇敬之情,均反映出:好利求富,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正常心理状态、心理诉求和行为倾向。
在肯定以上诸方面的基础上,桑弘羊进一步强调求利必须合义,即所求之利应该是应当之利且要合时宜之标准,反之,则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因为:“夫臣富相侈,下专利则相倾也”。
并且,他强调要维护下层百姓的利益,不断抑制豪民的“擅其用而专其利”,因为“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因此为了防止“家强而不制,枝大而折干”的不义局面出现则必须抑制“豪民”,因为“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决市阎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端坐而民豪,是以养强抑弱而藏于踌也。”
2、本末观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经济社会,农业经济政策关系到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安定,重本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显著特征,这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生产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轻末、抑末却并非历来如此。
在盐铁会议上,文学贤良使用“贵义贱利、重本抑末、黔奢崇俭这些来源不同的观点来攻击桑弘羊,随着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意识形态化,这些观点被奉为体现‘圣人之道’的神圣教条,并且成为判断是非善恶的不容争议的标准,从此,重农抑商由战国法家的思想,摇身一变成了儒家万事不变的教育,像司马迁和桑弘羊那样力倡的重商思想便逐渐下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盐铁会议的召开以及《盐铁论》一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文化包括经济伦理思想正统化、系统化过程的最终完成”。
从这些论述当中可以看出,盐铁会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次在官方意识形态上的经济伦理本末之辨,此后,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成为传统经济伦理的圭臬,成为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治国之道,甚至直接影响到近代中国商品经济的不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被扼杀与近代中国的落后。
桑弘羊指出,发展本业和末业不仅是立国之基,而且也能提供人们生活所需“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
三、消费思想1、重礼《管子》在其用财思想中处处以“礼”作为它的思想核心。在外交用财方面如果讲究礼仪,君臣之间就会依礼而行,各国之间也就不会相互侵伐,所以为了结交他国,不仅要给予他国物质利益,还要讲究礼仪,以礼来服天下。
在实行禄赏与君主消费方面,《管子》认为应该根据身份等级给予俸禄、进行消费,这也体现出它是重礼的。因为“礼”的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区别贵贱的。
圣明的君主要讲究饮宴、吊丧的礼节,对不同等级的人给予不同的礼遇,还要用八种官职来勉励他们,用标志不同等级的衣服来表彰他们,用国家俸禄来使他们的生活富足,用国家法度来抬高他们的地位,这样,臣民就会亲附君主,为君主所用,于是天下也就可以得到了。
《管子》与《商君书》虽都反映了重法思想,但《管子》的重法思想与《商君书》的法家思想不同,《管子》是以重法来维护礼,而《商君书》是以重法取代礼。
2、功利倾向桑弘羊经济伦理思想主要特征之一是:功利倾向,他没有对利进行贬损,也没有反对义,更不反对利。在他看来,正当的谋利不仅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而且,桑弘羊对先贤富者表现出一种敬佩之情。
因此,在义利观上,桑弘羊经济伦理思想表现为一种功利倾向的特征,桑弘羊从肯定社会的分工出发,对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本末观进行了批评,他指出农、工、商各业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尤其是工商业对农业有促进作用。
抑制末业不利于本业的发展,单纯强调一种产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社会的进步,他提出所谓的“富国非一道’,强调了使国家富裕的途径的多样性,即国家富裕要依靠多种产业,这实质上突显了本业和末业的富国地位。
他肯定本业的地位,并且他对本业与末业的社会职能及其作用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判:本业与末业各以其功用而共同组成社会经济生活整体,起着富国足民的作用。
结语:桑弘羊继承了《管子》和商鞅的经济伦理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根据自己的经济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伦理思想体系,是继《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之后,对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又一次更为系统的总结。
桑弘羊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他经济伦理思想相关的一些理论引发了后世人们的思考并促使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实践。
参考文献:
《汉书》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