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古文观止左传战国策史记三书选文的

我自己读《古文观止》,目前也只不过读了卷一卷二左传选文、卷四战国策选文和卷五史记选文。左传选文有34篇,战国策选文有17篇(包括不在战国策中的李斯、屈原、宋玉三篇),史记选文有15篇(包括不在史记中的“报任安书”),总共66篇。

以我粗浅的直观印象而言,我似乎更喜欢左传一些,因为,左传的文字很平淡。大多数时候,左丘明只是恬淡地叙述各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即使偶有所感,也只是引用几句《诗经》里的话,再加上一句什么“其是之谓乎?或“此之谓之夫也!”或“其此之谓乎!”大致就这样了。

但是,左传中的文字,充满了中国先民最朴质的表达方式。比如,形容美女,最多也就是“美而艳”。如: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目逆而送之,再配上“美而艳”,就觉得如水一般淡,如饭一般平常,但你是否能品出水之甘、饭之美,却总要你仔细咀嚼慢饮方可。

又比如:

夜中,星陨如雨。

是夜,星陨如雨,如是而已。他用世间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描绘了最绚丽的风景。

再比如:

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yì)退飞过宋都,风也。

杜预帮他注释说:

陨,落也。闻其陨,视之石,数之五。

中国的先民也许就是这样说话的。我想,先民们该像庄子说的那样,“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住着土房子,端着粗砺大碗,边吃边玩,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呀,天上掉东西了;跑过去一看,咳,是石头;数了数,哦,五块!

这样的文字,有艺术吗?没艺术吗?

我家大娃,性喜平淡文字,不喜搔首弄姿之辞,每每作文得不到高分,甚苦恼。回家跟我抱怨,说老师喜欢的作文,大都没有实质内容,只是堆砌辞藻跩词而已。比如,“雾气升腾”,则一定要写成“氤氲雾气”;“太阳升起”,那必定要写成“太阳冉冉升起”;“光阴逝去”,总得写成“光阴荏苒”才好,等等。好象不这样,就显不出高水平一样。我跟她说,平淡的文字也许是最高等级的文字,但你现在没这个见识和水平。平时老师批改作文或考试阅卷,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找到打分点,而你追求的风格,是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时间上哪里来得及呢?我不能说你的追求不对,但用于考场作文,显然是要吃亏的。

再说史记的文字。读过“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之后,我大致明白,司马迁写史,一是继承家学,二是腐刑之后,自认是废人,但要做不废之事,此所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我不能富贵了,所以,我必须名不摩灭。就好象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变法较量中失败了,只好跑到洛阳去,躲进小楼,编书十九载,终成鸿篇巨著《资治通鉴》,死后赢得文臣最高谥号“文正”。司马光虽然凭借《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砸缸,看似终于赢了王安石。但最终王安石获得的谥号“文”,并没有比司马光的差多少,文学成就也因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而丝毫不输司马光。

说回《史记》。因为体例和《左传》不同,所以,《史记》更适合营造人物的完整形象。由于秦朝焚书和项羽火烧阿房的缘故,先秦的传承是断了的,以至于司马迁的先秦部分,多半抄《左传》和《国语》。但楚汉和西汉早期的人物传记,则写得极传神,文字无疑也是极优美的。

比如,同是围观秦始皇出巡,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比如,项羽巨鹿之战字(不含标点):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鉅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比如,霸王垓下之围字(不含标点):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比如:高祖刘邦衣锦还乡82字(不含标点):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比如,淮阴侯韩信胯下之辱60字: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太史公的文字是极高明的,且由于心怀激愤,就使得他的文字具有更大的张力和感染力。但我以为,爆炸性口感的菜,始终稍逊于平淡本味的菜,流行歌不是总唱“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战国策的文章,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看,它更像游侠类小说,文字上并无特别突出的地方,但长于说理,善用比喻。

比如,齐人有冯谖者:

先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次说“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最后说“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比如,庄辛论幸臣:

先说“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其次说“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再次说“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

再其次说“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最后说“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说“谓其妻曰”;

再说“而复问其妾曰”;

最后说“问之客曰”。

通过上述这种排比的方法,能很好地引出事情的原委,比类喻事,适时反转,以期达到戏剧性的效果。讲真,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恰恰是战国策这种类型的。一长串的排比句,一层层推进的说理方式,会迅速惊艳阅卷老师的钛合金眼。

大约左传适合冷眼旁观、清心寡欲般慢酌细品;史记适合血仍未冷、大快朵颐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战国策,则适合恰同学少年、杯觥(gōng)交错般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想起年轻的时候,觉得大人的话,除了废话还是废话。如今世事看惯,方知鲁莽一生,终究还是读书不够,学养不深。但是,浮光掠影般遍阅群书,诚不如细读一书,半本论语治天下,此之谓也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