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史书竹书纪年,这部司马迁也没见过

我们现代人读的历史,大部分都是现代人根据史书整理编辑,然后用现代人的语言写出来的。真正作为原始资料的,包括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史,这是正史,再加上其它各种文献资料,考古结论,甚至笔记小说等古籍辅助。二十四史第一部就是《史记》,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所著。史记对于先秦历史,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前年)之前的中国历史,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书籍非常少,常见的包括尚书、国语、战国策、春秋、左传、榖梁传等等,还有不是专门史书的诗经、论语等,再就是司马迁《史记》了。秦始皇和项羽的两把火,几乎烧完了那个时期的史籍。这些本来就很少的先秦史籍里,其中有一本非常奇特的书,不仅是它的来历奇特,关键它的内容也很奇特,它的后世经历亦奇特,于是

趣正史把它叫做“三奇史书”,这,就是本文要说的《竹书纪年》,可以说,这本史书从它出现开始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直到现在,仍然如此。竹书纪年首先说它的来历。《竹书纪年》这本书(实际是竹简),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晋国和魏国的史官所写的编年体通史。但后来遗失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没有任何提及和引用。直到西晋司马炎时期,一个盗墓贼在盗取魏襄王(也有说是魏安釐王)陵墓时发现这批竹简,甚至还拿了一部分当火把照亮,出土后,轰动当时,晋武帝下令专门安排人整理和校对这批竹简。也就是说,《竹书纪年》是作为魏王的随葬品深埋于地下,才躲过了秦末的战火。然后,我们说它的内容。竹书纪年记载了从上古五帝开始,到夏朝、殷商、周朝,一直记到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的魏国历史,因为魏国是春秋的晋国分裂后的一个国家,一脉相承。但是,它的出土,不但让当时西晋的人们瞠目结舌,就是在后世,直到现在仍然让人感觉三观尽毁。比如对于上古五帝的记载,我们都根深蒂固的认为,咱们的先人实行禅让制,尧舜禹汤都是明君,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史记就是这么记的。而竹书纪年里记载的则根本不是什么禅让,而是血腥的政变,是舜把尧囚禁起来,最后杀了尧,夺取政权,大禹又击败舜,将舜流放到苍梧。大禹死后,启即位,但是益要夺位,最后被启杀死…….全是血腥宫斗剧。位于山东菏泽的尧陵另外,还提到伊尹,这位辅佐商汤建立殷商,为殷商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开国第一功臣,然而在竹书纪年里却是阴谋篡位的逆臣,他把商王太甲流放外地,结果太甲又密谋潜回杀了伊尹…...其它的,限于篇幅,不一一例举了。总之,部分内容完全颠覆三观。最后说它的出土以后的经历。自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因为部分记载的内容,与自古以来的儒家学说完全相悖,什么先古圣人,什么禅让制,全都统统颠覆,所以,后世官方不可能让这种观点流传后世,后续的史书不但没有采用这些说法,甚至竹书纪年这本书本身,在后世科技更加发达的时候,到了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竟然失传了(多半是故意为之)。以至于现在看到的是宋朝以后又整理编辑的版本,实际上,真正出土时的原版什么样现在已经不能完全知晓。(这就是竹书纪年又分今本和古本的原因)。竹书纪年中关于五帝的记载最后,趣正史无力考证竹书纪年具体内容,只是把前人研究的部分内容总结一下。但我会思考,我总认为人类的总体发展趋势一定是趋向更加文明的。然后,当我们现在去看看安阳的殷墟,看到那一座座墓葬里可怜的作为人殉的森森白骨,感受到殷商奴隶制的残酷时,我们想想,比殷商更早时期的文化,是文明的?还是更残酷的呢?历史,不用戏说也很有趣,有趣却又不意味好笑,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能看透现实,能想象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