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是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公元前年,惠文王卒,孝成王立,其年幼,故赵威后执政。赵威后清正廉明、洞悉政治民情、明察愚贤是非,是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这篇文章就是记叙赵威后接见齐国使者的一次谈话,通过双方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古文观止第四卷第7篇《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齐策
1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这时的齐王就是田齐的亡国之君田建,这是个非常天真的人,一开始以为秦国真的会和他和平共处,对强秦不做任何防备。等到秦国兵临城下时又以为投降就能混个安乐公,结果被秦始皇饿死在松柏之间。世界上压根没有两强的格局,投降派也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他是亡国之君,也没混上谥号,所以史称齐王建或齐废王。
问,慰问。因为赵太后丈夫刚刚去世。此时刚即位不久的齐王建派使者带书信去慰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发,打开。慰问信还没打开,赵威后先问了使者三个问题:贵国今年年岁收成不错吧?老百姓日子还过得去吧?齐王身体也还好吧?
使者不说。
使者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曰:臣奉使使威后。
两个使不同,第一个使是命令、差遣;第二个是出使、访问。臣奉国君命令出使赵国,访问威后您。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现在您不先问我们国君,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让卑贱者居于前而尊贵者居于后了吗?使者很傲慢,认为君贵民贱。从他的态度也大概可以了解整个齐国上层的思想认知了。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hú)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故通胡,表疑问。赵威后说:你说的不对,如果年岁不好,百姓怎么生存呢?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呢?怎么能舍弃根本反而先问枝节的问题呢?
这就是民本思想,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本。《季梁谏追楚师》中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就可以认为是民本思想的萌芽了。到作为大国统治者的赵威后,清醒的认知到民贵君轻而说出“苟无民何以有君”时,已经过去了整整四百四十年,思想都是有演进发展过程的,不可能凭空生发。
齐国使者说了一句话,赵威后马上甩了三个反问打到他的脸上,犀利直接的御姐气场全开,但这还没完。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2
乃进而问之。
于是进一步询问使者。
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处士,女未嫁,士未仕称为处。处士便是没有做官的士,尤指有才能而不出仕之人,这一点和隐士类似。但真隐士是发自内心的,主动不去做官,处士则不一定是主动的。你们齐国有一个叫钟离子的处士,他还好吗?复姓钟离,这也是宋国子姓的旁支。为什么问他呢?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sì),无粮者亦食(sì);有衣者亦衣(yì),无衣者亦衣(yì)。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