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师沈先生我不是大师,只是一个

1.沈先生简介

最近刷短视频,十条里有2-3条都是这个流浪汉:沈先生.

据说之前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工作人员,在上海有房有工资有收入。突然走红自己也没想到,他表示自己并非乞丐,不接受他人的捐赠(书除外)

年,他因为提倡“垃圾分类”,每天捡收废品而被他人认为是傻子,精神失常,后来被单位劝退病休

2.爱读书的流浪者

他破衣烂衫、灰白胡须、瘦削面庞,头发因沾满污垢而一簇簇地打绺,说起话来双目微闭、引经据典,一副看破世事而出离的邋遢智者形象。

他看《战国策》、《尚书》、《左传》等国学经典,一边看书还一边做笔记。有人与他攀谈,他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关于人才——“四种人,德才兼备最好,你最好用的是德才兼备的。但是呢,第二种用谁呢?用有德无才的人。第三种呢?就是最后用的应该是有才无德。也就是说,有才无德,德是放在才前还要重要的位置。”

关于交友——“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你说这为什么交朋友也是这样,我发觉。你觉得呢?开头交朋友很热情,哎呀,好的要死。哎,怪了,时间一长,真正能走到最后的没几个。所以古人就是没多啰嗦,八个大字,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所以留下来一句,善始善终。

关于一夜成名——“不虞之誉了,孟子说过的……不虞之誉,我认为真叫不虞之誉。我想都没想过。我说个玩笑,我说我要是想到有这个荣誉,那我看,我早年应该还多读几本书才对……”

3.为什么流浪

看到乞丐和身着破烂不堪的人,我相信大部分都会感到不适,甚至会对它们产生一种厌恶感,但是有一个例外,他给数百万网友带来了正能量,并且不乏有一些人给他赞助,希望帮助他。但是这些都被这位流浪者拒绝。

第一次看到这位流浪者的视频的时候,因为封面是一个乞丐形象的人,没看内容我就直接略过了,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我频频看到这位流浪者的相关内容,我就产生了好奇。

视频内容是这位衣着破烂不堪的流浪者,拿着书专注的看着,并且回大陆人的问题也是有着充满正能量的回答。这位流浪者并不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自卑,并且觉得自己很自由,这是自己选择的想要的生活,并且这位流浪者看过很多很多书,可以算得上是有知识渊博。

后来我就搜了这位流浪者的相关信息,他其实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因为一个车祸,他失去了自己的亲子和孩子,他就开始选择了这种生活。

4.先生的启示

事实上,他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读书如果不是为了拜将封侯、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腰缠万贯、人前显贵,那是为了什么?

不能发财,你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你说你知识渊博,用什么样的成功证明给大家看?不能天天锦衣玉食,学富五车、饱读诗书岂不浪费?

所有过去种下的因都在结着未来的果,每个人不同的活法,才使得世界美轮美奂、精彩绝伦。

一生的颠沛流离成就了苏东坡眼里的诗情画意。

王安石邋遢的皮囊,却装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可能他的才华未必达到了高山仰止的境界,但是“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的情绪的表达,却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发泄和倾诉。

他是一个拒绝被“格式化”的人。

他是一个无害于社会的人。

或许我们不赞同他的生活方式,

但是我们应该赞赏他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勇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