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剧烈兼并的战争过程中,经过纵横捭阖,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的势力有了发展,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在打败南方楚国之后,把战争的重点转移到了北方。由于秦国军队在兼并战争中,采取了残暴行为,遭到了山东六国的顽强抵抗。魏安釐王十五年(前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长平,赵将廉颇深沟高垒坚守长平,两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采取反间计,赵孝成王听信谗言,撤换廉颇,让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结果赵军被打得大败,赵国人民和军队鉴于秦军在长平的暴行,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秦军死伤很多,也没能攻下邯郸。秦昭襄王又派大将王龁(he,音合)代替王陵,继续攻打邯郸。由于赵国的精锐部队大都在长平损失殆尽,邯郸守军力量薄弱,形势对赵国越来越不利,邯郸危在旦夕。赵、魏领土相邻,同处于秦国威逼之下,时常互相救援,在六国“合纵”之中,关系最为密切。赵孝成王和相国平原君赵胜经过商议后,决定派使臣到魏、楚两国求援。魏安釐王十分清楚,赵国灭亡后,秦国下一个打击对象可能就是魏国,因此救赵也就是自救,于是就派大将晋鄙领兵十万前往救赵。
大军尚未出境,秦昭襄王派遣的使臣就到达魏国,威胁安釐王,魏安釐王也十分清楚,秦是虎狼之国,在七国中力量最强,其他六国任何一国都不能和秦国相抗衡,再加上秦兵善战,杀虏残酷,长平一战,使各国震慑。魏安釐王经过分析之后,怕秦国兵锋相加,但不救赵,在道义上又说不过去,于是就命令魏将晋鄙把军队驻扎在赵、魏交界的鄄城,按兵不动,以观察秦、赵战况,若有其他诸国救援军队,赵军取胜的把握较大,就出兵,否则就退回。这种首鼠两端的观望态度,既敷衍了赵君的求救要求,又避免了和秦国正面为敌。
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和信陵君魏无忌都以养士闻名天下,并且平原君的夫人就是信陵君的姐姐,二人因姻亲关系,交往非同般。平原君见魏军观望不前,魏王又不肯下令进兵,就以私人名义写了一封告急信派宾客给信陵君送去,信中说:“我赵胜所以娶你姐姐为妻,是因为你名高义重,能急人所难。今邯郸城危在旦夕,而魏军观望不前,这符合我赵胜平日相托之意吗?令姐担心城破家亡,日夜哭泣。公子纵然不念我赵胜之情,我做了秦国俘虏也不足怜惜,难道就不念你姐弟手足之情吗?请公子看在你姐姐的情分上,立即发兵来救邯郸十几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信陵君看信之后,立即去见魏王,请他下令进军救赵,魏王不肯下令。信陵君往返数次,向魏王阐明利害关系,均遭魏王拒绝。信陵君又使宾客辩士,百般巧说,由于魏王畏秦如虎,只是不从。信陵君手中没有兵权,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平原君见魏国迟迟没有行动,以为信陵君办事不力,就派人反复催问,使者相望于道,冠盖相属,一日数至,信陵君无奈,便仰天长叹道:“苍天可鉴,不是我魏无忌不想救赵,是我没有兵权。但我决非贪生怕死之辈,魏王不愿出兵,我作为臣子也无可奈何。但我自己尚能冲锋陷阵,我不会自己苟活于世而让赵国灭亡,我要和秦军拼一死战,以表明我不辜负平原君的一片忠心。”
于是他决定率领自己的宾客赴赵,解救邯郸之围。他在宾客中挑选能参加战斗的勇士数百人,分乘一百辆战车,浩浩荡荡,从大梁出发了。大梁百姓听说信陵君要亲率宾客救赵,与赵共存亡,知道此去凶多吉少,都拥上街头,注目相送,洒泪作别。信陵君热血心涌,手按宝剑,伫立车上,众宾客都神情激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直冲云霄。信陵君一行,从夷门出城,向侯赢辞别,说明原委,告知自己和秦军决战,与赵国共存亡的决心,没想到侯嬴一反常态,毫无表情地说:“公子努力吧!多多保重,恕我老了,不能随公子前去,勿怪,勿怪!”说罢即拱手作别。信陵君走出城数里,心中怏怏不快,便暗暗思忖道:“我待侯嬴情真意切,凡是能做的我都做到了,算是尽心尽礼了,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侯嬴心里也应该明白。而今我去与秦军决战,大难当死,在这生死离别、永无相见之际,而侯嬴却态度冷淡,连一言半语的送别话都没有,更不为我出谋划策,也不劝阻我赴死,其行为甚是反常,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吗?”想到这里,遂调转车头,返回大梁,来见侯赢。
这时侯嬴正立在门外,望见信陵君车骑,笑着对信陵君说:“我知道公子定会回来的。”信陵君问:“为什么?”侯赢说:“公子养士,名闻天下。养士的目的就是为主人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现在公子想救赵,而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和秦军去拼命。区区几个武士,和秦国十万大军去抗衡,这无疑是用肥肉投饿虎,用鸡蛋砸石头,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能取得什么战功呢?公子养那么多宾客,谁也想不出别的办法,那养宾客又有何用?公子待我甚厚,公子赴赵,如入不测之地,我连送都不送,公子一定不高兴,所以我知道公子一定会回来的。”信陵君闻言,知道侯嬴必有良策,乃再三下拜,向侯赢请教。侯嬴避开众人,来到屋内,对信陵君说道:“救赵需要精锐部队,而不是公子和几百名武士。现在魏国精税军队都掌握在大将晋鄙手中,只有设法取得魏王兵符,才能取得晋鄙所掌握的军队。魏王兵符平时都藏在卧室之中,一般人难以进去,能够自由出入魏王卧室的,只有他的宠妃如姬,公子可请如姬窃取兵符。”
信陵君为难道:“窃取兵符,非同小可,怎好请如姬帮忙?”侯嬴继续对他说:“公子可曾记得,当年如姬的父亲被仇家杀死,如姬入宫之后,决意为父报仇,自魏王以下和许多朝臣都为如姬寻找仇家,结果找了三年,连仇家的影子也没找到。如姬曾向公子哭诉,求公子帮她报仇,是公子派遣宾客刺杀了如姬的仇家,将仇家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用仇家的头颅祭奠其父亡灵的。如姬对公子一直感恩不尽,愿以死报答公子,只是没有机会。如果公子开口,让她盗出虎符,再有危险,如姬也做得到的。如果能窃得虎符,夺取晋鄙军权,北上救赵,击败强秦,公子之名,将和春秋时期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样,大显于天下。”信陵君闻听此言,如梦方醒,于是再拜称谢。
就使人约如姬,讲明窃符缘由,如姬说:“公子有令,妾虽赴汤蹈火,也再所不辞。”是夜,如姬趁魏王饮酒酣睡之机窃得虎符,交与信陵君。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兵遣将的信物,是用铜铸成虎的形状,分为两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交给统兵将领,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调兵。信陵君得到虎符之后,向侯嬴辞行。侯赢对他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要对国家有利,即可便宜行事,不要拘于什么命令。现在公子有了兵符,还不一定就能夺取军权。晋鄙是魏王爱将,对魏王的命令心领神会,如果在关键时刻,他怀疑公子的行动,要求见过魏王再发兵,事情就麻烦了。我的朋友朱亥,力大无比,又有胆量,可以陪同公子前去。晋鄙如果交出兵权,则皆大欢喜;若不听可令朱亥当场杀死他,强夺兵权。”信陵君闻言,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侯赢疑惑道:“公子是否怕死,为什么流泪呢?”信陵君道:“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晋鄙是魏国老将,战功卓著,为人谨慎。我去之后,他若不听,只好击杀他,是我为晋鄙而哭,并非其他原因。”信陵君告别侯赢,去见朱亥,说明原委,请他同往。朱亥笑道:“我朱亥是个操刀卖肉的市井小人,承蒙公子厚爱,数次登门拜访,与我交友,过去我连道谢的客气话也没说一声,我认为说这些客气话无用,不足以报答公子。现在公子有难,正是我出力效命之时。”即草草收拾行装,携带着四十斤重的铁锥,随信陵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