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不遗余力》典出《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公元前年,秦将白起在赵国长平一举击败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来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对策,说: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样?楼昌说:这样做没用,还是派使臣去讲和为好。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问赵王说: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还是打一打就回去?
赵王说:秦国这次出动了全部军事力量,不遗余力地来攻打我们,当然是打算消灭我们军队的。
那么,虞卿说: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到楚国、魏国去。他们贪图财务,会接待我们。这样,秦国以为我们在实行合纵的策略,就会因恐慌而跟我们讲和。可是,赵王不听虞卿的劝告,还是派乐使者去秦国求和。
虞卿听说此事,就对赵王说:这次求和肯定不会成功,因为秦王和相国范雎一定要把赵国求和的事情宣扬开来,让各国都知道。楚国和魏国以为赵、秦讲和了,就不会再来援救赵国。秦国看到无人来救赵,也就不再需要与赵国讲和了。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而且都城邯郸又被秦军围困。最后赵王只好亲自去秦国,订立了对赵国十分不利的合约,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也是根本改变战国末期天下格局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检验了秦国兵团的攻战能力,也测试了赵国军队的抗击能力,战役最终以秦国完胜和赵国完败而结束,六国之中唯一有实力与秦国比拼军事的赵国,彻底丧失了国防精锐,从此一蹶不振,秦兵团漫漫征途中自此再无像样的对手,殄灭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谁也阻挡不了大秦帝国一统华夏的隆隆战车了。
一场秦赵之间的生死大决战,捧红了两位留名千古的大英雄。秦国一方的出场人物自然是名将白起,但白起在此役中迅速蹿红却并非因为足智多谋和能征善战,而是因为他一夜之间活埋了40万赵军战俘,暴虐残忍震惊了天下。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与另外三位相比,白起最独特的风格却是嗜杀,在所有白起参与指挥的战斗中,秦军的杀敌数量都是其他名将望尘莫及的。据近代梁启超统计,整个二百余年的战国时代,历次战争共计阵亡约二百万兵士,其中有一半都是白起杀的,白起也因此荣获杀神的光荣称号。
然而这样的评价对于白起似乎有些不公平,因为战场自古以来就是公认的可以合法杀人的地方,面对你死我活的凶险生态,你不杀敌人,敌人就会杀你,因此战争中的杀戮貌似残酷,其实也是别无选择。
而对于战俘的处置,古代战争中的获胜者们,一直没能找到一种既人道又安全的好办法。战俘的身份本就非常尴尬,放下武器是战俘,拿起武器是战士。放了他们,很快他们就会重新成为敌人;收编他们,又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要时刻提防他们造反倒戈;关押也不行,因为粮食有限,供应自己军队都不够,哪有余粮养活战俘。权衡利弊,似乎只有杀掉战俘,才最符合战争的利益需求。
因此古代战争中屠杀战俘的记载屡见不鲜,就连儒雅温良的周瑜,也在赤壁大战过后,将两万曹军战俘捆上石块,丢进长江喂了鱼。蒋干同学在一旁苦劝多时,也没能唤回风流公瑾半点怜悯之心。应该说,战俘作为战争运动的特有产物,其生死命运也只能由战争规则本身来决定,不便以残忍或仁慈来简单评说的。
何况根据后来考古资料证实,死于白起军令的赵军降卒,并不是被活埋的,而是先遭刀戈、弓箭处死后再掩埋的,而且数量也没有几十万那么多,大概也就七、八万人的规模。当然,这些细节描述并不足以为杀戮者辩护,也丝毫降低不了战争对生命摧凌的惨烈程度。
再来说说长平之战赵国一方的出场选手赵括。在赵国凡是姓赵的基本都是国王的亲戚,赵括也不例外,既有王族血统,又是名门之后。赵括的父亲叫赵奢,而赵奢的父亲就是主持赵国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也就是说,赵括是那个有着极高战略眼光、带领赵国人民迈向军事强国的赵武灵王的亲孙子。
赵奢也是一员善战良将。他在救援韩国的阏与战役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大军,大幅提升了赵国军队野战攻坚的实力和知名度。而赵奢为鼓舞士气,危急时刻临阵高呼:狭路相逢勇者胜!堪称慷慨激昂,振聋发聩,此语录一直流传至今。
身为将门之后,不知是遗传了先祖的军事天赋,还是承接了前辈的战斗热情,赵括自幼喜读兵书,而且过目不忘,颇能心领神会。每遇亲朋宾客宴聚一堂,赵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众人面前大谈用兵之道,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说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俨然一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将风度。
但赵奢对这个用功的儿子却并不看好,不仅不看好,还对赵括纸上谈兵的风格常感忧心忡忡。赵奢生前曾多次告诫赵括母亲:战争是极其凶险之事,夸夸其谈岂能带兵打仗!我死之后,千万不可使括崽入营为将。他死不足惜,害了兵士,坑了国家,咱家的罪过可就大了。赵老太太虽不懂兵机,对老公遗言却铭记在心,后来赵王命赵括前往长平接替廉颇指挥作战,老太太拼死劝阻,并与赵王签下了生死契约:若赵括兵败,朝廷不得株连赵母。老太太也因此后来逃脱灭族之祸,捡了一条命。
纸上谈兵是赵括的个性签名,只要提到纸上谈兵一定会说起赵括。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身败名裂,也因纸上谈兵而名垂千古。虽然纸上谈兵是赵括虚名无实最精确的注解,但若是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完全归罪于赵括,也同样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廉颇坚守不战是他自己的主意,而赵括主动出击却是赵王的战略思路,以及他给赵括下达的死命令。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利益随机碰撞而引发的,原本是秦、韩两国之间的战争,后来阴差阳错,变成秦赵大战了,既然是不期而遇,起初两家谁也没打算持久争斗。秦军刚刚杀到长平之时,廉颇采用的也是主动出击的战术,因为赵军的长处就是善于野战,廉颇是想趁秦军远来疲惫,发动猛烈突击,搞几趟凌厉的冲锋将立足未稳的秦军轰走拉倒。
结果打起来才知道,赵军野战厉害,秦军更厉害,几个回合下来,赵军非但一点儿便宜没占着,反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廉颇一连出击了四、五次,全失败了,折损了不少兵马。廉颇是个爱兵的将军,眼看弟兄们吃亏,赶紧转变战术,收缩防线,建起两座营垒,坚守不出。
廉颇转攻为守,赵王最初是同意并支持的,因为持久战的本质是消耗战,拼的是军需物资,谁的军需物资接济不上,谁就先被拖垮。赵国是主场应战,在自己家门口打仗,物资供应及时迅捷,不愁拖不死敌人。而秦国劳师袭远,是客场作战,战线拉得太长,一旦粮草装备接济不上,再顽强的战士也得落荒而逃。
谁知两军相持了半年多,赵王和别的几位看热闹的诸侯国君吃惊的发现,秦国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大。靠着蜀郡与秦川两大粮仓,以及邗沟和郑国渠两条水运通道,秦国的军粮装备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一年中从未短缺过。而赵军的粮道因为遭到秦军袭扰,反而时常断绝,使得赵国近在咫尺的物资转运,还不如秦国千里迢迢来得迅速及时。
赵王意识到,在秦国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物流面前,赵国的主场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继续耗下去,恐怕自己先要崩溃掉了。于是决定改变策略,命令廉颇寻找战机主动出击,但廉颇深知两军实力相差悬殊,出击等于送死,因此迟迟不肯奉命出战。
这时秦军主帅已由王龁偷偷换成了白起。白起摸透了赵王的心思,派出细作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正在悄悄与秦议和,秦国人不怕廉颇,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本就对廉颇屡战屡败且不受君命很恼火,听到谣言更加气急败坏,立即下令将廉颇解职调回,任命赵括为大将前往长平指挥三军与秦决战。
赵括就这样粉墨登场,被推到了改写历史的风口浪尖。应该说,赵王选择赵括,既是无智亦是无奈,因为当时赵国能担此重任的只有三人:李牧、乐毅和赵括。李牧镇守北部边境无法调回。乐毅来自燕国,让一个外国人带兵风险太大。挑来挑去,除了赵括别无他选。何况赵括自己也信心满满,见了赵王当即夸下海口:定将数十万秦军歼灭于长平荒野。
赵括并不知道秦军主帅已换成了白起,以为还是王龁,他根本没把王龁放在眼里。不过军中各级将领多数赞成坚守,对出击有抵触。赵括因此打算整顿一段时间再寻机出战,但赵王等不及了,一天几道王命催促赵括火速决战。赵括无奈,只好仓促下令全线出击。
白起将计就计,命令部队见到赵括旗号立即撤退,引诱赵军长驱直入数十里,全部进入秦军的伏击圈。白起一声令下,秦军伏兵四起,将赵括所率赵军团团包围。白起又趁赵军惊慌失措之际发动突袭,将赵军分割成三块,铁桶似的围得水泄不通。
赵军被围47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饿疯了的士兵先杀战马,再杀战友,相夺人肉而食。赵括心里很明白,赵国所有能战斗的部队,都被他带进了这座死亡包围圈,不可能还有人来救他们,要想活命,只能拼死突围。赵括先后组织了十余次的突围行动,都无功而返,赵括走投无路,只好亲率敢死队做最后一搏,结果连第一道封锁线都没闯过去,就被秦兵连人带马乱箭射死了。
主帅死了,将士们群龙无首,又饿得东倒西歪,只能弃甲投降。白起一下俘获了几十万赵军,担心他们日久生乱,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数十万战俘全部斩杀,掘坑掩埋。白起坑杀降卒的消息传到赵国,赵人闻之无不惊惧,举国震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