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第71章谏逐客书解析与典故

据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在被逐的路途上惶恐不安地写下了《谏逐客书》。

古文观止第四卷第15篇《谏逐客书》

史记·李斯列传

这又是一篇书,作者只说李斯可能不够严谨,因为这是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引用的《谏逐客书》,《乐毅列传》也对《乐毅报燕王书》做了全文引用,但内容和《战国策》中是有偏差的,所以本文应该给太史公署个名的。

当时有个叫郑国的人从韩国到秦国来主张修建水利工程,秦国人认为这件事情耗费巨大,是韩国人要削弱秦国国力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秦宗室大臣皆言于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秦国本国的宗亲大臣们,也就是地头蛇们,都向秦王政进言说:从其他国家到秦国来任职的人,大概都是为他们君主来游说秦国或者从事间谍活动的,请把他们都驱逐走。秦国一开始非常传统,在西边发展的不错就想向东扩张,但时运不济,遇到了全盛状态的楚国和完全体晋国,被拿捏的死死的。所以至秦穆公时就非常重视引进他国人才为本国效力,重用他国人才肯定就要侵占原有贵族的利益,所以旧贵族和新贵族本来就是对立的。到了秦孝公引入商鞅进行变法,变法就是要剥夺旧贵族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新旧贵族的关系从这时就已水火不容,而此时权倾韩野的客卿吕不韦刚刚被秦王遣出都城,正是客卿势力最虚弱之时,郑国此时恰恰给了秦国宗族大臣们一个彻底驱逐外来户的绝佳理由。李斯也在计划被驱逐的名单中,李斯是吕不韦的门客又是楚国人,不赶你走赶谁走。

第1段:

“斯乃上谏书。”

于是李斯给秦王政上书进谏。

“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我听说官吏们在讨论逐客的事情,我认为这做法是错误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注意李斯没有说“臣闻欲逐客”而是非常有分寸的用了“吏议”这两个字,首先说明逐客这件事情秦王可能尚未下定论,第二也将矛盾控制在官员内部没有扩大到秦王。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yuān),迎蹇(jiǎn)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下面开始摆论据了。先讲秦国先君求贤若渴、广纳客卿、发奋图强的故事。由余本来是晋国公族,在曲沃代翼时逃亡到西戎,之后被秦穆公招揽,帮助秦国统一西方部族。丕豹也是晋国人,晋惠公把他父亲杀了,于是他逃到秦国为将,后来替秦国击退了来犯的晋军。公孙支好像是秦国人,但早年在晋国游历,后来回秦国任职,据说就是他向秦穆公推荐了百里奚。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这五位贤才并不是秦国人,但秦穆公重用他们,最终兼并大小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这是商鞅是变法,商鞅是卫国人,他年轻时深受李悝、吴起影响,到晋国任职,结果不受重用。秦孝公时到了秦国负责变法,秦国自此移风易俗,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百姓乐于为国效命。乐用,指乐于被国家所用。诸侯都顺从秦国,秦国也打败了对手楚国和魏国,获得千里土地,至今国家安定强盛。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yān)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zòng),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

张仪的故事在《司马错论伐蜀》有提到过,秦惠王任用张仪,获得三川的土地,吞并巴、蜀二国,北面攻取上郡、南面攻取汉中,将九夷收入囊中,控制楚国的鄢、郢地区,在东方占据险要关卡成皋,割取丰饶肥沃的土地,于是离散六国合纵联盟,使他们向西臣服侍奉秦国,取得的功业一直延续至今。

三川指河水、洛水、伊水交汇地区,战国时属于韩国。巴、蜀在四川盆地,这个方略当时应该是司马错提出来的。上郡是魏国土地,当时也是魏国天天追着打秦国,才让秦国知耻而后勇的。汉中是楚国粮仓,鄢是楚国旧都,郢是楚国都城。郢被秦国占据后,楚国迁都去了陈,后来又跑到了东面的寿春。九夷,泛指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不是东方沿海地区的那个九夷。成皋,《郑伯克段于鄢》中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就是现在的成皋,虎牢关就在这里。

“昭王得范雎,废穰(rǎ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到了秦昭王重用范雎,罢免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中央集权,遏制贵族门阀势力,蚕食诸侯土地,使秦王取得西帝的成就。

秦昭王的亲妈,大名鼎鼎的芈八子一度执掌国政,期间重用自己的两个弟弟,魏冉和芈戎,一个是大将军被封为穰侯;一个是左丞相,被封为华阳君,这就是秦国最著名的外戚天团了。他们为秦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势力太大成为秦昭王的心腹之患。最后,被废的被废,被逐的被逐。至于魏冉为什么姓魏不姓芈,传说很多,也有各种野史。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这四位君主都是秦国重要的开拓之君,秦穆公为秦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三位则为秦国留下了所谓“六世余烈”的政治遗产,至于另外三位秦武王、秦孝王、秦庄王,都是短命。这四位明君有一个共同特点:重视引进人才并重用之,当然这些人才也没有让秦国失望。由此看来,客卿哪里对不起秦国呢?都是秦国对不起他们,蹇叔被骂老不死的,张仪被迫逃亡,范雎无奈退休,商鞅最惨,遭车裂之刑。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nà),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内:同“纳”,接纳。如果当年四位君主拒绝外来的人才而不留下他们,疏远这些士人而不任用他们,那么就不能使国家具备富足强盛的实力,秦国也不会获得强大的威名。

这一段是用外来士人帮助秦国逐步强大的事实来论述逐客之过,每个人的功绩都寥寥几笔,但都落在重点上,不像《国语》中的老生常谈令人困倦。说完古自然要论今了。

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得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效力,诸侯亲近顺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占土地千里,国家至今安定强盛。惠王采用张仪计谋,攻克三川之地,西面兼并巴蜀,北面收受上郡,南面轻取汉中,统揽九夷之地,控制楚之鄢郢,东面占有成皋之险,割取肥美土地,六国联盟罢休,迫使西来侍奉秦国,功绩延续至今。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国家权力,杜绝权豪之门,蚕食诸侯国家,使秦国成就帝王之业。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