鬯其酒,酒的起源

本文乃作者肥牛驾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人工酿酒

在我国极古,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就有许多关于酿酒的资料记载。在甲骨文中有“鬯其酒”,在卜辞中有“卜鬯贞”,在金文里有“锡汝鬯一卣”之句。《诗经大雅江汉篇》也有“柜鬯一卣”之句。郑康成注释“柜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芳条鬯也”。汉朝班固《白虎通义考黜》解释为“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甲骨文所载的“鬯其酒”应是芳香的酒,而且是药酒。这是文字记载中最古老的酒,并且和中医药学有密切关系。

关于人工酿酒的起始年代,则传说更古。最早见于《素问》,其中载有黄帝与歧伯讨论制造醪醴的问题。晋人江统著《酒诰》也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所谓上皇,可能就是指“三皇”、“五帝”。《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世本》也有“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事物纪原》也有“少康作秫酒”的记载。许慎《说文解字》称“少康作箕帚,秫酒,少康者,杜康也”。

酒的故事节选

相传仪狄是夏禹时代人,杜康是殷商时代人,说明夏代以前已有酿酒技术了。考占字也址明我国的合物眼酒技不,最达也在殷阳时期出现了。从这一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许多专用的酒器,有盛酒用的尊、壶、卣,有冲酒的盂,有煮酒的爵、角、學,有饮酒用的觚、觯。

还发现有整套的专用酒器,如陕西宝鸡出土的一套西周酒器,有一尊二卣,一盂四觯,一觚一學一勺。河南省安阳北面的殷墟遣址中,出土过一套殷代的酒器,其中有一角二學,一觚二觯,一卣二爵。从这些出土的酒器品种和数量推测,殷商时期佽酒之风很盛行,而且酿酒技术也很发达。

西周时期专用酒器

专用酒器

在郑州二里岗,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中,还发现有酿酒遗址,尤其在台西村还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酿酒作坊,坊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主要是盛器和容器,如瓮、大口缸、垒等。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酿酒了。

西汉的刘安的《淮南子》又称,“清酸之美,始于来耜”,表明酿酒的起源和农业兴起有关。考古学家在浙江省余姚县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河姆渡文化”,其生活特征已经从植物的种植发展为原始的农业,据此推测,我国酒的酿造则有近年的历史了。

新石器遗址“河姆渡文化”

至于描写饮酒趣事的文字,在反映西周到春秋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诗经)中就已多见了。如《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滌场,朋酒斯饗,曰杀羔羊。”《诗经小雅伐木》“有酒猾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猾矣。”这是描写当时农民喜庆丰收或劳动之余,大家欢聚一堂,饮酒取欢的景象。由于周代社会上伙酒之风盛行,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很重视“酒”的管理,专设“酒官”对酿酒业进行监管。如《周礼天官》中有“酒正掌酒之政令”的记载。

《吕氏春秋》中有“越王之栖于会稽(今绍兴地区),有酒投江,民佽其流而战气百倍”之说,足见在公元前年左右,会稽地区酒的产量之多和佽酒人之众。另据《吴越春秋》记载“吴公子光设酒宴王僚,酒甜”。《吴越春秋》是汉赵晔的作品,记录的是吴国自太伯至夫差,越国自无余至勾践的历史事件,至今亦有年之远了。关于酒的种类,屈原《楚辞》中有耐清、桂浆、瑶浆、蜜酌、琼浆等名酒。汉朝戴圣辑录的《礼记》所载的酒类更多,如醴酒、元、清酎、醴戢、澄酒、粢醍、旧泽、酏等,这些酒在西汉前己很常见。比起殷商时期只有甜酒和香酒来说,品种增多,说明当时酿酒业又有了很大发展。

《楚辞》节选

年,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战国墓中发现的距今约2年前的古酒,分别贮存在一圆一扁的密闭青铜瓶里,一呈翠绿色,透明,一呈黛绿色,两瓶共10多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陈酿美酒。这种古酒的发现,更加证明我国的酿酒史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酒的发现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酒是无意中发现的,是粮食、果物自然发酵的结果。江统《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黄帝内经》对酒的治疗作用也很重视。其中很多篇中都论及酒,对酒的性质、功能以及酒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并且还另立专篇讨论。《素问汤液醪醴篇》,专门探讨汤液醪醴的制法和治疗作用,其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歧伯日: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杨上善注“醪,汁滓酒,醴,宿酒也。”王冰则说“醪醴,皆酒之属也。”此篇是研究酒和医学关系内容的专论。

《黄帝内经》

关于酒的特性,《灵枢营卫生会篇》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素问厥论》也认为“酒气盛而懔悍”。说明酒具有气味刚烈、辛窜善走的特征。酒性刚烈、辛窜,所以饮酒后能使人肝气横逆,壮胆助威,《灵枢论勇》名之曰“酒悖”,并对其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其入于胃中,胃胀气,上逆,滞于胸中,肝气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即使是胆小怕事的人,饮酒之后,酒气。上冲,增气提神,助威壮胆,在酒力的作用下,把自己看作和勇士一样,去做勇士一样的行为,酒劲过后则又自悔,和现代人酗酒行为失控-样。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医学家就已经深深了解到酒的兴奋、麻醉作用不能不令今人叹服。

酒性刚烈、辛窜,古代医生借此特性多用来治疗血脉痹阻、经络循行不畅,病在里的疾患。《素问血气形志篇》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素向玉版论要篇》也说,“其之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之深者,必齐之主治,二十一日巳,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巳。”此外,在《素问病能论篇》还论《五十二病方》中也有关于用酒疗疾的记载。如治“伤痉”则说,熬“盐令黄……卒醇酒中,入即出,蔽以布,以熨头”。《五十二病方》中最常用的剂型是“丸剂”,但没有“水丸”或“蜜丸”,其丸剂的制法有四,其中有以酒制丸内服及制成丸剂粉碎入酒吞服。涉及酒者,占其常用剂型之半,可以窥见当时酒在中医药学的重要位置。

古人酿酒画像

《神农本草经》作者也非常注意酒的药理作用和药性,指出“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溃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规定了中药制剂加工处理原则,应严格掌握用酒的尺度,使酒和药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更迅速有效地发挥中药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说明汉代以前,医药学家巳相当熟练地掌握了用酒治病疗疾的契机。

历代医家对酒的药理和药用都很精通,在治疗实践中多习用酒。《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就是用酒大家。书中所载的处方,其中不少是和酒有关的方剂。无论是外治六经病证的处方,还是内调五脏杂病的遣药均有用酒的方剂。

参考资料《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