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毛遂,最近在历史大剧《大秦赋》中现身。
不过,因为毛遂在剧中的人设与传统形象颇有些不同,也在观众中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最新的剧情中,毛遂受赵偃与郭开利用,向赵王丹进言,促成太子赵佾出质秦国。客观上为赵偃夺嫡登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秦赋剧照赵王丹病重,他强撑病体召见毛遂,命他尽快出使秦国设法接回赵佾。赵偃得知消息后,忙令郭开带刺客半路劫杀了毛遂,一代传奇人物就此下线。
这段剧情在观众中争议颇多,因为在网上盛传的版本中,毛遂并没有死于郭开之手,而是在燕国栗腹伐赵的鄗代之役中兵败自刎。
其实历史上毛遂真实的结局,既不像剧中演出的那样被郭开所刺杀,也和网上盛传版本大不相同。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怎样?毛遂的人生结局与以上两种说法又有何不同呢?
大秦赋剧照★历史上,毛遂自荐,一举成名,人物形象与《大秦赋》中存着极大的反差
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遂年轻时曾投身平原君门下为门客。三年过去,一直默默无闻。
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国邯郸,平原君欲出使求救于楚国,促成合纵联盟事宜。临行前想挑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门客,作为自己的随从。
可选来选去只选出了十九名,另外一名不管怎么选,都不能令人满意。
此时毛遂主动站出来,以锥在囊中方能脱颖而出的理由向平原君自荐。平原君壮其血勇,便带他一同去出使。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商议数日不决,始终不能达成协议。毛遂按剑而出,三言两语就道明利害,楚王感佩,答应了赵国的结盟要求。
平原君归国后,称:“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以上史料可看出,毛遂思路清晰,逻辑谨严,辩论时口齿犀利如刀剑,能切中肯綮,一语中的。
这与《大秦赋》中犹疑因循的人物形象,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因此,《大秦赋》中的毛遂形象只是编剧为推进剧情而演绎出来的,与历史上真实的毛遂,并不相干!
大秦赋剧照★网上最流行的毛遂结局的版本,很可能只是一则政治寓言
关于毛遂之死,现在网上最流行的版本是这样的:毛遂出使归来,赵国上下都将他视为无所不能的高人。恰遇燕国栗腹大举伐赵,赵王情急之下,想到了毛遂。认为他既能力折强楚,不辱使命,当然也必能统兵御寇,战胜敌国了。
毛遂大惊,连忙推辞说自己只是舌辩之士,不懂统兵御敌之道。赵王以为他是谦虚,便不顾反对,执意任命其为将,让他尽快出征。
毛遂无奈,只得从命,不过他根本不懂打仗,尽管全力拼杀,终不免全军覆没的下场。最后,毛遂见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刎,血染沙场。
这一版本的说法,虽然看似言之凿凿,却于史无据。历史上栗腹伐赵之役发生在赵孝成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只不过《史记》中明确记录此战的主副将分别是廉颇和乐乘,并没有毛遂什么事。
而且,这一战廉颇在鄗地和代地大破燕军,杀栗腹,擒卿秦,取得大胜,根本不存在赵军兵败之事。
经查询,这个说法的最初来源,是出自鄢烈山先生的杂文《毛遂之死》。不过,先生并没有注明史料来源。很大可能这只是一则政治寓言,而被网友们当成是信史而误传罢了。
大秦赋剧照★毛遂人生的真实结局
既然《大秦赋》剧情与网上最流行的版本中的毛遂结局都不靠谱,那么毛遂真实的人生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鸡泽县志.艺文.毛遂传》书中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这本书长得就像下图这个样子。
在这本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毛遂在平原君死后,痛感赵国朝堂奸臣当道,见事不明。毅然辞官回到了家乡,在鸡泽县附近的漳滨村归隐。
幽缪王迁七年(公元前年),秦将王翦攻赵,赵将李牧统兵御敌,与秦军在井陉相持。赵王迁听信郭开谗言,杀李牧自毁长城。
次年秦军灭赵,继续北上,意图荡平赵国的残余势力。毛遂发动乡人组成民兵,在滏阳河北岸伏击秦军。
毛遂率部浴血奋战,杀伤了一些秦军。不过后来秦军反击,民兵怎么是训练有素的秦军的对手,没多久就全军覆没了。毛遂也在此战中阵亡,享年57岁。
正规史料中,毛遂自从楚国出使回来后,就再也不见任何记载。若真如电视剧或网上流行版本的说法,毛遂是在赵国朝中任高官显贵,历史上怎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看来还是《鸡泽县志》中的记载相对靠谱一些!
大秦赋剧照★结语
不管是《大秦赋》还是网上流行版本的毛遂人生最终结局,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毛遂真实的人生结局是:他在平原君死后回家乡退隐,当赵国被秦军所灭时,57岁的毛遂率乡民伏击秦军,终因寡不敌众,马革裹尸,战死在沙场。
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最终还是为赵国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
大秦赋剧照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注:本文系闲人历史故事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代为维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抄袭!请文抄公远离
大秦赋大结局之赵偃:只因做错了这三件事,赵国的灭亡无可挽回
大秦帝国4:想与赵姬斩断私情,却败于嫪毐轻狂跋扈的个性
大秦帝国4:嬴异人丢尽了老秦人的脸!在位时被打得不敢出函谷关
《大秦帝国4》:秦孝文王历史原型,纵情酒色,疑死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