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君王和将军的两种劝谏方式是碍于情面还是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5.html

近期读了两则故事,两则故事是涉及臣劝谏君王和下属劝说将军的。这两则故事,有则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另一则大家可能不熟悉,是《魏献子退女乐》。

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两则故事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则故事中的劝谏说服皆费劲周折,都不直来直去。这两则故事中的劝谏说服难道是碍于情面,还是另有隐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来源于《战国策》。故事是这样的。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问妻自己与徐公比谁美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邹忌问妾自己与徐公比谁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我的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齐国国君),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和我一样非常厉害的。不知大王您意下如何?”

威王说:“好!,你说得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给予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过错让我听到的,给予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学习。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由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臣子的邹忌可谓用心良苦。既要说服齐威王,又要不使齐威王失去面子,没有一定的说服艺术和政治智慧是不行的。

他为了说服齐威王不要受蒙蔽,指出王后王妃和左右侍从的偏爱,朝臣的害怕大王,全国人都想得到大王恩遇的这种司空见惯的境况,与鉴别自己和徐公相比到底谁美所遇的境况完全相同。他拿自己的境况巧妙地类比齐威王的境况,让齐威王在很有面子的情况下愉快地接受了劝谏。

邹忌的劝谏方式给自己和齐威王之间营造了一种君臣皆现错失即皆有过错的氛围,齐威王觉得邹忌言之有理且给足了自己面子。邹忌这种没有让国君陷于孤单与尴尬境地的说服艺术,堪称语言交流艺术的典范案例。

我们再看《魏献子退女乐》故事中属下说服魏将军时,长官与属下之间又形成了什么氛围?故事这样写到:梗阳县有一争讼事件,魏戊这个人判决不了,便把案件呈报给魏献子。魏献子是晋卿将军。

魏献子

诉讼一方的大家族用女乐(即女乐俑)向魏献子进行贿赂,魏献子准备接受。魏戊对阎没、女宽两人说:“家主以从不收受贿赂闻名于诸侯。要是接受了梗阳人的女乐,贿赂没有超过这个危害大的了。你们一定要劝谏啊!”两人都答应了。

退朝以后吃饭,他们便等在庭院里。饭菜送进来后,魏献子召阎没和女宽他们两人进去吃饭。摆放饭莱的时候,两人朝着魏献子叹息了三次。

吃饭结束后,魏献子便让他们坐下。魏献子说:“我从伯父叔父那儿听闻:‘人只在吃饭的时候能够忘掉忧愁。’你们在吃饭期间叹息了三次,为什么呢?”两人同时答道:“我们昨天晚上就没有吃饭,饭莱刚送到的时候,我们担心不够吃,因此叹息。饭吃到中途的时候,我们内心里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您让我们吃饭还用担心吃不饱吗?’因此再次叹息。等到饭菜吃完,希望我们的肚腹能够像君王的心胸一样,只要饱了就知道满足。”魏献子听后二话没说很快便拒绝了梗阳人的女乐贿赂。

这个故事,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略有不同。邹忌发现齐威王有过错,就主动前往给国君纠错。而魏献子退女乐故事中的阎没和女宽则是等待魏献子主动询问后而巧妙地进行答复。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阎没和女宽的答复,与邹忌的纳谏也有相同之处,这就是都进行了精心设置营造“脸面”说服氛围。阎没和女宽面对魏献子所遇当时与人不利的最大危险女乐贿赂,想到既不能伤害主人魏献子,还能让魏献子心服地拒绝女乐贿赂,而精心设置了吃饭“三次叹息论”,让魏献子很有脸面地拒绝了梗阳人女乐贿赂。魏献子明白了人应该知道满足,不能贪得无厌。这种上级属下不伤和气的委婉说服艺术也是异常高超。

无论邹忌讽齐王纳谏还是魏献子退女乐,都给我们提供了“脸面”说服他人的语言艺术和大智大慧。我觉得值得学习借与鉴,不知我说的对错,不知是否还有遗漏,敬请您发表意见!(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304.html